•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教案下载
  • 课件
  • 优秀作文
  • 试题库
  • 诗词鉴赏
  • 国学散文
  • 励志
  • 名人名言
  • 黑板报
  • 文档下载
  • 酷米文库
  • 当前位置: 酷米范文网 > 个人简历 > 正文

    改变获得成功的事例 关于改变的名人故事

    时间:2018-09-24 02:11:07 来源:酷米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酷米范文网手机站

      该坚持时就坚持,以不变应万变,该改变时就改变,以万变应不变。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改变获得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改变获得成功的事例1:

      1980年,他出生在洮南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直到上小学时,他家还一贫如洗,买不起一辆自行车,甚至交不起学费。从家到学校的十几里路,他每天都是走着来回。那时他在班里很自卑,没有像样的衣服穿,一到交学费时,他就愁得吃不下饭。看着母亲四处借钱,他心里特别难受,为此他刻苦学习,想通过学习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没有条件买辅导资料,更没有参加任何一个补习班,他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教科书和学校里发的几本练习册上。他的学习目标很明确,就是把书翻烂把内容吃透,把书本上的知识全装在自己的脑子里,然后去考试。1996年的中考,7门功课有5门他考了满分,被市里的重点高中录取。

      高二时,他因理科成绩突出被选拔参加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了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为此吉林大学物理系向他提前下达了破格录取的通知书。高二就怀揣大学录取通知书,没有压力的学习,让他成了同学们羡慕的对象。而好运却没有眷顾他,这一年,春天里先是大旱,庄稼几乎绝收,到了夏天又是阴雨连绵,暴发了特大洪水,冲垮了家里的田地和仅有的两间房屋。此时,他内心很煎熬,看到妹妹还要上学,看到家里父母每天为生计发愁,他放弃了那张破格录取通知书,瞒着父母去了内蒙古一家木材厂打工。那段时间,他每天工作12个小时,每月拿600元的工资。半年后,他把3000元钱通过同学捎回家里,说是学校发的奖学金。这时他的父母还蒙在鼓里,一直认为争气的儿子在读高三。

      1999年3月,家里的情况好些时,他挣够了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就又回到学校参加高三的学习。这时离高考也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他每天只睡6个小时,恶补缺失的课程。那年的高考,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南京一所本科院校录取,而录取书上标注的学费是1万元,他又犯愁了。

      好在学校得知了他的情况,可以暂缓交学费,还安排他在学校食堂勤工俭学。一到下课,别的同学都去玩了,他则在食堂里打工,每天有8元的收入,他算了一下,照这样的速度离还清学费还差很远。祸不单行,大二时,妹妹来信告诉他:家里有人要债,父母都病了,她不能上学了。他立即就做出了辍学的决定,于是他给妹妹回信:别为钱的事发愁,我已找到了兼职,每月2000元收入,能让你上学和帮父母治病。接着他很快办理了退学手续,在“南京硅谷”的一家电脑公司做了一份短时工。大部分时间,他是在南京街头举牌做家教。在家教中,他把自己的奋斗历程言传身教给学生,收到很好的效果。

      2002年1月,他用打工和做家教挣来的钱,不仅支付了妹妹的学费,还帮助家里还清了数万元债务。这时他又萌生了去学校读书的念头。正好家乡一家高中听说了他的经历,决定免费收他入学。经过五个月的艰苦学习,在当年的高考中,他又顺利地考取了大连理工大学。

      在大学里,他仍然靠做家教维持学费和生活费。只不过,此时的他把家教做出了名堂,“老师只研究怎么教,而我研究的是怎么学。”他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家教方法。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家教业务能力比赛中,他出色地讲解了整场比赛中最高难度的题目,成功地挑战了每小时4000元的价格标准。渐渐地,他有了“家教皇帝”这个称号。

      大二时,他形成了自己“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家教理论,在新理论的推动下,他的家教业务应接不暇,于是,他决定开办一家家教公司。随后,公司规模越来越大,他也获得了不菲的收入。

      到大三时,大部分大学生经济上还在靠父母,他已经花10万元为父母盖起了新房。而他的年收入更是达到30万元,被称为“中国最富的‘非富二代’大学生”。好事接踵而来,大学毕业时,他被免试推荐到结构工程专业硕博连读,还被评为“大连市年度十大人物”。

      他叫佟洪江,靠着百折不挠的勇气成就了今天的小成功。

      改变获得成功的事例2:

      罗伯特·西奥迪尼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心理教授。

      有一天,他在纽约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之后,乘地铁去时代广场站。当时正值下班乘车的高峰期,人流像往常一样沿着台阶蜂拥而下直奔站台。

      突然,罗伯特·西奥迪尼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男子躺在台阶中间,闭着眼睛,一动不动。

      赶地铁的人们都像没看到这个男子一样,匆匆从他身边走过,个别的甚至是从他身上跨过,急着乘坐地铁回家。

      看到这一情景,罗伯特·西奥迪尼感到非常震惊。于是,他停了下来,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就在他停下来的时候,耐人寻味的转变出现了:一些人也陆续跟着停了下来。

      很快,这个男子身边聚集了一小圈关心的人,人们的同情心一下子蔓延开来。有个男人去给他买了食物,有位女士匆匆给他买来了水,还有一个人通知了地铁巡逻员,这个巡逻员又打电话叫来了救护车,几分钟后,这个男子苏醒了,一边吃着食物,一边等待着救护车的到来。

      人们渐渐了解到,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只会说西班牙语,且身无分文,已经饿着肚子在曼哈顿的大街上流浪了好几天。他是因为饥饿而昏倒在地铁站的台阶上的。

      为什么起初人们会对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熟视无睹、漠不关心呢?

      罗伯特·西奥迪尼认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熙熙攘攘、匆匆忙忙的人流中,人们往往会陷入完全的自我状态,在忽视无关信息的同时,也忽视了周围需要帮助的人。这就像一位诗人说的那样,我们“走在嘈杂的大街上,眼睛却看不见,耳朵却听不见”。在社会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都市恍惚症”。

      为什么后来人们对这个衣衫褴褛的男子的态度会有了较大的改变呢?

      罗伯特·西奥迪尼认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因为有一个人的关注,致使情况发生了变化。当时,自己停下来,仅仅是要看一下那个处于困境的男子而已。路人却因此从“都市恍惚症”中清醒过来,从而也注意到了这个男子需要帮助。在注意到他的困境后,大家开始用实际行动来帮助他。

      因为看到别人的善举,而对自身的心理产生了冲击,进而引发出行善的愿望和行动,心理学家将这种变化称为“升华”。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帮助病人、穷人或者是其他处于困境中的人,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升华”。尽管这些助人为乐的善事,不一定都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也不必像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蕾莎修女在加尔各答帮助贫民时那样无私。

      从心理学家罗伯特·西奥迪尼的故事,让人联想到英国一位主教的墓志铭:

      少年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当时曾梦想改变世界。但当我年事渐长,阅历增多,发现自己无力改变世界。于是,我缩小了范围,决定先改变我的国家,可这个目标还是太大了。接着我步入了中年,无奈之余,我将试图改变的对象锁定在最亲密的家人身上。但天不遂人愿,他们个个还是维持原样。当我垂垂老矣之时,终于顿悟:我应该先改变自己,用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家人。若我能先当家人的榜样,也许下一步就能改善我的国家,再以后,我甚至可能改造整个世界。

      不错,自己先改变了,身边的一些人就可能会跟着改变;身边的一些人改变了,很多人才可能会跟着改变;很多人改变了,更多的人就可能会改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先改变自己,就可能改变世界。

      改变获得成功的事例3:

      以前常听人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便以为人是很难改变的,结合自己来看,不跟不讲卫生的人交往,不跟语言粗俗的人交往,不向权贵低头,几十年也不曾更改过这种观念。

      一次,锅炉房几个工人吃夜宵,因为天气寒冷,几个工人就凑份子买了一瓶酒几个卤菜,几碗方便面,边吃边喝边聊,不提防厂长一脚跨了进来,他对着工人们一顿臭骂:“妈的屄,上班的时候喝酒,出了安全事故谁负责?每人扣发工资一百元!”厂长正要转身,被我拦住了,其实我是偶然到锅炉房去办一点事,这件事与我毫无关系,但是我说:“按照厂纪厂规,工人上班喝酒是严重违反操作规则的,扣发工资也说得过去,可是有哪一条厂纪厂规规定厂长可以随意辱骂工人?你上班的时候没喝过酒吗?而且从来都是公款吃喝,谁骂过你?”

      厂长没想到他手下的一般干部可以理直气壮责问他,竟然一时语塞,他语不成声地一个劲儿的指着我:“你、你、你……”

      我说:“别你啊我的,报复我是吧?你得找到机会才行啊!”

      厂长灰溜溜地走了,工人们把我当成英雄,非要拉着我喝几杯,我说:“师傅们,好意我领情了,酒以后有时间再喝。”

      厂长竟然最后没有扣发这几个违反厂纪厂规工人的工资,但是,对我却恨之入骨,到底在以后时兴下岗的时候把我下岗了,在家里待岗一两个月,后来书记给我做思想工作,让我回到工作岗位。

      有一次,我请工商局领导喝酒商谈工商管理费征收问题,厂长宴请另一拨客人,见到我专门过来给我敬酒,说喝了这一杯酒以往的恩怨就一笔勾销了,我们还是哥们。我当然乐意与厂长冰释前嫌,不然他没事就找你的麻烦。

      可是事情远没有我想象的这么简单,以后只要一有机会,厂长就会找我一次麻烦,后来实行“协议解除劳动合同”,我又上了黑名单,至此我才深知社会是一个无底洞,像孙悟空那样大闹天宫以后惩罚过一次,以后再也不计前嫌的事只有在文学作品中才能成立,现实生活远比文学作品描写的更加残酷,于是我不得不寻找关系摆平这一件事。

      几乎所有的明白事理的人都无一例外的劝说我,贫不与富斗,民不与官斗,男人不与女人斗,君子不与小人斗,只要是这种不对等的斗争,你必然吃亏。

      终于在无数次的磨砺中,我的锋芒全无了,如今在垂暮之年回忆起年轻时的一些往事,自己杉木扁担宁断不弯的性格让自己吃了多少冤枉亏,多走了多少人生的弯路啊!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