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教案下载
  • 课件
  • 优秀作文
  • 试题库
  • 诗词鉴赏
  • 国学散文
  • 励志
  • 名人名言
  • 黑板报
  • 文档下载
  • 酷米文库
  • 当前位置: 酷米范文网 > 优秀作文 > 正文

    [利用多媒体的“立体化”渗透实现听残生的“全频道”接收]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立体化

    时间:2019-04-18 02:28:31 来源:酷米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酷米范文网手机站

      她叫张宏,是一个7岁的听残儿童,完成了聋儿早期康复、戴着助听器的她转入普通小学接受义务教育。笔者,作为一名美术教师,从听残儿童特殊的心理健康规律着手,积极大胆地实施开放式教育,利用多媒体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构建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丰富、开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听残生在不断地接收、输出学习信息中,逐步提高其基本的绘画技能,培养其特殊的创造力,使这名学生能够和其他学生一样感受美、创造美,并真正地融入美术课堂。为此,笔者在以下三方面付出了很多心血。
      
      一、多媒体的生动模拟――激发乐趣,激发求知欲
      
      由于听力障碍,听残儿童在随班就读中遇到了正常人难以想象的学习困难,如果教师不注意培养其学习兴趣,一般这类儿童是很难坚持学下来的。内因是决定因素,只有学生自己想学、乐学,学习效果才会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调动其积极性。
      在《美丽的大自然》一课的美术教学中,为了引导张宏也顺利学会关注身边的环境,认识生态环境问题,形成正确的环境观、科学观、价值观,笔者利用多媒体的生动模拟功能,来激发她的兴趣和求知欲。
      “现在到了咱们的自由活动时间了,请同学们点击‘美丽的大自然’这一网页中的‘快乐旅行’的内容,给你们5分钟时间去自由旅行,看看美丽的大自然风景。”笔者在导课时察看了一下张宏的神情,她的脸上看不出有什么变化,并没有其他学生脸上那种学习新课前的兴奋。等他和同学们一起进入“快乐旅行”模块,观看美丽的风景图片时,她的嘴角才出现了笑意,但对照其他学生的眉开眼笑的神情,她的这点表情变化就算不上什么了。
      笔者知道,听残生的内向沉默,往往来源于内心的自我保护。在一个大多数是正常儿童的课堂,听残生容易认为,教师的所讲所问是面向正常学生的,与自己无关。要想打开她的心灵,教师就必须主动展开师生互动。于是,笔者单独递给张宏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我们顺义也有很多非常美丽的地方,你点开‘美丽的家乡’看看吧。”并特意把他没学过的字注上拼音。与此同时,笔者请其他学生也点击“美丽的家乡”,并从中选出一幅最美的顺义风景图,模拟导游向“小天使”游客加以介绍,说明它美在哪里。
      张宏显然没有想到我会找上门来问她问题,尽管表情有点不自然,但还是高兴地点击着一幅幅图片,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芒。笔者又递给了她第二张纸条:“小天使觉得顺义的风景美吗?你心情怎样?我们怎样让小天使永远都向往顺义的美景?”与此同时,笔者也把这个问题提给大家。
      此时,张宏举起了手,她说:“太美了,我很开心,我们要保护大自然的美。”真不敢相信,不爱言语的她,竟然主动想表达了。
      
      二、多媒体的视觉冲击――开拓思路,激发创作欲
      
      多媒体直观教学,是大多数教师常用于低年级教学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既适合听残儿童学习,又有利于增强正常儿童的记忆。19世纪,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哈尔门・艾宾浩斯在《论记忆》一书中写道:“保持和重复,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关心理活动的第一次出现时注意和兴趣的程度。”因此,教师可充分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以视觉冲击,帮助听残生开拓思路,萌发创作欲。
      在学生的美术作品中,笔者发现,听残生张宏把常见的形象画得非常简单。在实际的生活经验中,她见到的物象肯定是五彩缤纷、多姿多彩的,她不仅知道房子有摩天大厦和亭台楼阁之分,而且知道人有男女老少、胖瘦高矮之别,那为什么在具体创作中,她却画得如此简单呢?显然,这是由于部分记忆表象被她的听力障碍“掩埋”了。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利用多媒体教学,解放和激活张宏的表象记忆,使她重建和综合优化表象信息,从而创造出相对完整甚至具有超越性的新形象来。
      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以造型为主要特征,作为语言艺术的诗以抒情为主要特征,两者相异,但又相通。“诗配画”一课的教学内容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要求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将文学内容用视觉形象表现出来。
      鉴于张宏和正常学生记忆表象的完整性不同,在用多媒体播放诗朗诵《山居秋暝》时,笔者给他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笔者将音量放得略大,尽量让带着助听器的张宏能够听见,请她看着屏幕听;而让其他学生都闭上眼睛听。
      音乐结束后,笔者问道:“呈现在你脑海里的是什么样的景象?”“你先看到了什么?其次看到什么?”学生们纷纷举起小手儿,津津有味地描述着唐代诗人王维的这首诗呈现在自己脑海中的动人形象。在肯定了学生们积极勇敢、创新想象的同时,笔者又提出了新问题:“能谈谈最先感染你的是什么吗?”张宏也举起了自己的小手儿,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她把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达得淋漓尽致,就像那首诗句里的动人景象,淡远清新,令人回味无穷。
      
      三、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感受艺术,体验创作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播放录像片、VCD光盘,不但能够使学生加深对美术活动内容的了解,而且能够促进学生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并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表现观察到的内容,从而体验创作的乐趣。
      比如,在一组有关蔬菜的写生教学中,笔者先放了一段芹菜的录像,引导张宏和全班同学观察芹菜的叶子、茎部和根部,要求学生不仅观察芹菜的外形,还要注意观察芹菜内部的细节,如叶筋的分布和走向。笔者问学生:“芹菜什么地方最好看?可以将芹菜想象成什么?如果把它放大缩小许多倍时像什么?”这些问题调动了学生审美的主动性,为提高学生想象力和表现力打下了基础。
      笔者把每个同学的作品投影在屏幕上让大家欣赏。在诸多的“芹菜”作品中,有的学生夸张芹菜的茎,把芹菜画得高大挺拔,像一棵树;有的学生则刻意描绘茎中滋长出的弯曲的小叶,同学们不时发出啧啧的称赞声。但当张宏的作品出现在屏幕上时,似乎有一些同学在窃窃私语,其中还掺杂着小声儿的讥笑。笔者连忙解释道:“张宏对芹菜的各部分比例、形状虽然掌握得不准确,但却把芹菜叶筋的肌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筋脉布满了芹菜的表面,你们是否觉得别有一番情趣?”笔者充分赞扬了张宏的这些画法和表现力,并请大家为张宏的这种大胆夸张和想象鼓劲儿。在同学们的掌声中,张宏的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其实,像张宏的这种独特表现,在听残生中非常常见,教师要充分予以鼓励。也许这种类型的学生,成年后会具有一种与普通人不一样的观察方式和思维方式,能从非常规的视角进行科学的观察、研究,易发现常人不易发现的问题线索。因此,有理由说,利用多媒体教学恰恰能够培养其特殊的视角,更好地尊重学生在美术表现上的个性,鼓励他们个性的自由发展和树立独创精神,使其感受艺术、体验创作的乐趣。
      总之,多媒体的使用,极大地弥补了传统课程教学的不足,反复使用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观察、深刻地思考,可以有效地避免忽视听残生现象的发生,实现听残生耳、眼、口、脑“全频道式”接收,多功能协调,实现“立体化”渗透,让听残儿童也能像正常儿童一样学好美术,掌握美术这门艺术性很强的学科,具备基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当然,要把听残儿童带进有声世界里,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教师们的不懈努力。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中小学、幼儿园和职业学校校本研究专项课题“教师学习型联合体建设的研究”系列成果之一。课题批准号:XIAO7106)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石园小学)
      (责任编辑:李奇志)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