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教案下载
  • 课件
  • 优秀作文
  • 试题库
  • 诗词鉴赏
  • 国学散文
  • 励志
  • 名人名言
  • 黑板报
  • 文档下载
  • 酷米文库
  • 当前位置: 酷米范文网 > 诗词鉴赏 > 正文

    【新世纪我国女性体育研究概观】 体育直播cctv5直播

    时间:2019-05-23 02:28:54 来源:酷米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酷米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新世纪我国女性体育的研究具有以下特点:研究内容涵盖面广、大众健身研究多、中老年女性和职业女性为分析对象多;研究方法以文献资料、调查统计为主,以地区性研究较多,口访和个案分析的研究少见;描述性文章多,深度分析的文章较少。
      关键词:女性;体育;女性体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7)01-0029-04�
      Abstract:Women’s sports studies in China in the recent years have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wide range of themes, fitness/physical activities-focused, aged women and career women-centered;literature review, survey and statistics as common research methods with emphasis on regional studies, but very few interview and case studies and more descriptive papers than analytical ones.
      Key words: women; sport;women′s sports studies
      进入新世纪后,女性体育研究在我国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女性体育相关的研究课题获得省部级科研立项,学术杂志上时常刊登有关女性、社会性别与体育的学术文章,论述女性体育的专门书籍也偶有问世。 2001-2005年正式发表的有关女性体育的文章和书籍至少达到170多篇(运动项目的技术训练和人物报道文章没包括进来)。我国学者还登上了国际女性体育学术讲坛。
      
      1 女性体育研究概说
      
      1.1 学术组织诞生,学术会议举行
      我国首个女性体育研究机构“北京大学妇女体育研究中心”,于2002年10月25日成立。该中心先后举办了“北京奥运―女性的机会和挑战”研讨会和“2005中国首届女性与体育文化国际研讨会”。�
      
      
      1.2 内容丰富
      新世纪前5年的女性体育研究,内容丰富,涵盖了从奥运会、竞技体育中社会性别关系、女子体育发展的历史进程、女性健身锻炼特点和规律、媒体报道中的性别问题到女性体育消费和休闲娱乐等众多的主题范围(见表1)。
      
      1.3 研究对象多样
      研究对象涉及到师生、运动员、职业女性、中老年女性等多个群体。其中,以中老年女性和职业女性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占较大比重,分别为15篇和18篇,占所收集的论文总数的8. 7%和10.4%。但对中小学女生、幼儿园幼女的研究很少或几乎没有。�
      
      1.4 地方调查和城市研究为主
      直接以某一地区或省市为研究对象的大众体育研究文章就有21篇,所涉及的地区有湘中地区、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五大经济特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等,省或直辖市有河南、甘肃、浙江、江苏、北京、上海等,市、县有兰州、汕头、锦州、南阳市、广州、宁波等。以农村为研究对象的文章只有1篇。
      
      1.5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以文献资料、调查统计为主,口访和个案分析的研究少见。对现状的描述性文章多,从历史、文化和社会学视角分析女性体育的文章较少。
      
      2 女性体育研究的主要观点、特点及发展动向
      
      2.1 女性、社会和体育
       女性主义者介入体育领域始于北美 19世纪 70 年代。鉴于体育运动具有使妇女获得身体的自信、娱乐和满足感等多方面的作用,女性主义者主张动员妇女参与体育运动。“蓬勃发展的女权运动, 从过去重视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扩展到了体育这一长期把她们排斥在外的所谓男子领域。”[1]二战后,女性比赛成绩的大幅度提高使女子身体不适宜运动的理论彻底破产,给世界体坛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惊喜,也撼动着千百年来形成的人类行为和思维定势,震动了男性本位社会。[2]可以说,妇女与体育的关系,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人类体育的发展与进步,展示了妇女从社会底层走向赛场、走向体坛领奖台的历程。
      然而,女性在体育舞台上走向男女平等的道路仍是曲折不平的。“女性参加许多世界大赛获得的奖金少于男性,WNA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与NA不可同日而语,汇集了全球女足精英的美国女足大联盟不得不天折。阴柔的女性形象自然不太适合人们心目中的领导者和管理者角色,女性进入教练和领导的位置自然就难上加难。目前女性职业体育项目发展状况不佳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缺乏观众和消费者,因此无法获得广告和赞助,导致职业俱乐部无法生存。女性观众能够扶持男性职业体育项目为什么不能帮助女性职业体育走出低谷?”[3]
       从全球范围讲,妇女体育活动在欧洲、北美和大洋洲开展较好,亚洲作为一个整体来说相对落后,但中日韩所在的东亚地区妇女体育的普及程度和参赛情况一直不错。[4]中日两国妇女在社会地位、闲暇时间与体育生活上存在着各自的特点。两国妇女参与体育的比例均不如男子 ,且日本妇女的体育参与率高于中国。[5]
      中国女子体育的发展,经历了曲折漫长的历史阶段。尽管在古代的大多数时间中,女子体育处在边缘或压制状况,在唐代女子体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其原因有三:1.经济的繁荣,政治的清明,社会秩序的相对安定,为女子体育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汉朝末期的农民起义,冲击了两汉时期确立的封建纲常礼教.使隋唐两朝代的女子获得一定自由;3. 北方少数民族风俗的影响,为女子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6]
       1840年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或兴办学校。女学生们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接受了体育。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1896年)发起者宣传“女不可无学”的新女学思想,并抵制女子裹足的陋习。1897年起,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女校都设有体操课。20世纪初留学日本的女性回国后多从事包括体育在内的女子教育工作,秋瑾、汤剑娥等便是其中的代表。[7]夏晓陵强调:“近代女子体育与中国近代妇女运动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尤其是在妇女运动初期,它的先锋作用、启蒙示范作用,乃至于对中国革命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显著的”。[8]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的女子体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在国际体育竞争中,为中国撑起了 “大半边天”。“阴盛阳衰”或“凤先飞”现象引起了不同层面、不同视角的学术讨论。曾小松认为,这一现象是全社会多方位、多层面因素综合交织影响的结果。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 优越社会制度的保证; 2.刻苦精神与科学训练的结晶; 3. 受益于男运动员的陪练。[9]董进霞在其英文专著:《Women, Elite port and ociety in New China ― Holding up More than Half the ky》一书中则指出:中国女运动员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成功是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这些因素包括国内和国际政治风云、爱国主义、传统文化、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经济发展水平、中央计划、以取胜为导向的体育方针、体育商业化和兴奋剂的引进以及社会对女性期望和要求上的变化等。[10]孙玉军, 孟凡强认为:“我国竞技体育"阴盛阳衰"现象是在社会环境因素和体育事业内部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11]
      尽管多年以来我国女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的成绩好于男运动员,但我国一些报纸的体育版和体育类报纸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偏见问题。这一现象不仅“与体育报道本身的特点分不开外,还与社会环境、传统观念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首先,我国的体育新闻采编队伍中男性比例极高;其次,体育运动对健美、力度的追求,充满了激烈的对抗与大幅的身体摆动,这与传统文化对女性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虽然如今受众思想发生了一定的改观,但是,受到广泛认同的女性体育运动项目也仅限于体操、跳水、网球、射击、花样游泳等那些观赏性强、对抗不激烈的‘软对抗”类项目。虽然媒体也会认真报道女足、女篮、女曲等对抗性较强项目的辉煌战绩,但是包括媒体在内的广大受众,并不鼓励女性从事这类运动。 最后,体育新闻的受众群体是以男性为主、女性为辅,男性比例极高。[12]“身兼女性和运动员双重身份的女运动员在为自己拥有平等的体育竞赛机会而欢呼的同时,又不得不适应或面对与体育竞争相去甚远的社会对女性的期待、要求和限制。她们往往采取现实主义的态度和做法来应付体育和社会对女性充满矛盾的要求”。[13]认识和把握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变化与家庭、性别和运动训练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2.2 女性与奥运会
      在过去的一百多年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妇女运动的发展、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个领域中作用的日益加强,女子思想和身体的解放得到加强,妇女在奥林匹克体育运动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4]女子项目的增加、女子参赛人数的增多以及女性在国际奥委会等体育组织中担任要职等是具体体现。然而,女性为获得公正平等地进入奥运会进行了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奋争。 她们勇敢地面对讥讽和误解,长期不懈地向世俗和偏见发起挑战。[15]在 1921年至1934年间举行了四届“全女子奥运会”。为了抗议奥运会女子比赛项目过少的状况,英国女性发起了抵制1928年奥运会的行动 - 这是奥运史上唯一的女权主义抵抗运动。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不断深入与普及, “现代奥运会发生了由传统宗教的、同质性的男子单一结构, 向现代文明的、异质性的男女双重结构转化的结构性嬗变。从女性主义运动视角历史地看, 现代奥运会的结构性嬗变可划分为4个阶段: 进入阶段、相持阶段、开放阶段和加速阶段。[16]
      在人们为女性今日所取得的奥运成就和日益改善的地位而欢呼之时,也应看到前面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在教练和体育决策部门,女性的比率明显不足。在目前国际奥委会的127名委员中,女性委员只有12名。在15人的执委会中,女性委员只有1名。在我国的国家体育总局及直属单位中,司级女干部只有20人,占总人数的12%。男女平等的道路还任重道远。[17]
      为吸引更多的妇女参与到奥林匹克运动中来,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朱小丽建议:1. 转变人们的传统观念,从树立起尊重妇女、男女平等的意识;2. 政策上要支持和加强妇女体育的工作;3.多渠道开发财源、物源,加强妇女体育物质动力建设;4.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妇女参与体育活动的使命感;5. 要加强学校体育,贯彻终生体育思想,培养体育锻炼的习惯;6.完善国际奥委会和其他国际体育组织的管理制度,从管理人才的培养、考核到服务于社会,都要有相应的监督。[18]
      女性为我国奥运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最近五届奥运会上,我国女性参赛人数和获得的金牌数都大大超过男性就是最好的证明。值得注意的是,“运动成绩提高了女运动员的知名度,‘名人效应’为她们在运动后的职业选择拓宽了通道。然而,‘早期专门化’训练给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她们对体育以外的知识和技能掌握较少,这些都限制了她们选择非体育职业的机会或在非体育职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当教练、体育教师或是与体育相关的商人、记者或影视明星是她们在停止运动训练后最有可能选择的职业”。[19]
      中国女子运动成绩并非直线上升。她们的胜败、兴衰史表明:“我国女运动员有着强烈的动机去获得成功、荣誉和声望,但这些最初都隐藏在谦逊、听话和自我克制的外表之下。而当她们赢得比赛并得到巨大的荣誉和物质奖励之时,迅速获得的社会地位很容易滋长她们的骄傲自满的情绪,其结果是继续从事艰苦训练和比赛的奉献精神受到干扰,正常的关系教练员-运动员关系遭到破坏……关心和残酷,听话和个性,服从和反抗,这些都是我国优秀运动队中常见的特点。”[20]
      中国女运动员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将决定中国能否在2008年奥运会上称雄。董进霞在《影响我国女性2008年奥运会成绩的社会学因素分析》一文中,分析了小康社会建设、体育全球化和商业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北京奥运、女性社会地位、世界女子体育的蓬勃发展等众多可能影响我国女运动员在2008年奥运会取得成绩的因素。她指出:“在小康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上就业和挣钱机会越多,把体育当作职业来追求的女性人数可能会越少;生活越舒适,女性承受大强度、艰苦训练的能力可能会越低……在体育市场化的改革过程中,市场这支无形的手在幕后操纵明星们的收入。女足、女篮的待遇明显差于男足、男篮。尽管许多女足姑娘退役后希望能够从事足球的教练工作,但实际从教的人数很少”。[21] 在体育领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还任重而道远。
      
      2.3 女性与健身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时间的增多和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大众健身呈现蓬勃发展的生机。亿万妇女健身活动展示大赛的举办就是一个例证(2001年首届亿万妇女健身活动展示大赛在石家庄举行)。
      对我国女性健身锻炼的总体或某一地区和群体的研究表明,我国女性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动机呈多层次、多元化; 选择的项目、形式、场所都带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例如,江苏省的调查表明:强身健体、心理调适、减肥增重、健美体形、休闲娱乐和兴趣爱好是广大妇女坚持锻炼的主要动机。[22]苏南地区城市老年妇女参加体育锻炼的时段以早晨为主,大部分人都有每天进行一次或每周3次锻炼的良好习惯;锻炼的场地以公园广场、住宅小区等不收费场地为主;锻炼形式以个人独自进行锻炼或与朋友和家人在一起居多,参加社区活动的人较少,但增长的趋势明显。[23]
      青年时参加锻炼是为了健身和娱乐,去收费体育场、单位和自家庭院的场所锻炼为主。没有时间、没有兴趣、工作负担重是他们不锻炼的主要原因;中年人锻炼多为调整情绪,与朋友同事在一起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呈现上升趋势,而缺乏锻炼方法和体育设施是阻碍她们锻炼的原因;老年回归为健身和娱乐,气功、太极拳、舞蹈等项目流行,多在公共场所进行。在不同职业中,教科人员和管理人员与朋友同事在一起参与体育活动的形式也呈现上升趋势。[24]“不同文化程度的妇女对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和作用有着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认识,教师对体育的健身价值的选择高于其他职业妇女。另外,职业妇女对"健康"概念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女性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已不单纯是为了健身,还注重体育对自信心、自强、竞争等精神锻炼价值”。[25]
      尽管女性体育呈现上升趋势,女性体育人口仍明显低于我国男性体育人口。[26]孟凡强的调查发现,所划分的13个年龄组中只有56- 60岁年龄组中女性体育人口高于男性,其余12个年龄组中男性体育人口都不同程度的高于女性。 此外,我国体育人口性别结构比与人口性别结构比高度不协调。我国人口性别结构比平均为103.34%,而体育人口性别比平均为179. 17%,比人口性别比平均数高出75. 83个百分点。[27]
      承担双重角色的己婚职业妇女是中国妇女的主体。对沈阳市300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妇女职工调查发现,75%的职业妇女由于受双重角色的压力而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31家务重、工作忙、无时间或本身不喜欢是影响她们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因素。[28]河南省的一项调查解释:“在女性各阶层中,城乡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女性体育人口比例在各阶层女性体育人口比例中最高”。[29] 这说明时间是阻碍女性锻炼的一个重要因素。此外,“健身观念意识的片面性、健身内容的单一性、组织管理的薄弱性、科学健身指导的缺乏性、运动场所建设的滞后性等”[30]是制约女性参与体育健身的主要问题。此外,“大学女生体育教育的不完善严重影响未来职业女性的体育健身”,[31] 但徐富君、王华明断言:“女子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不是直接取决于女性文化观念的变迁 ,而最终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经济发展水平”。[32]
      
      2.4 学校与女性体育
       学校,尤其是高校女性师生的体育问题是近年女性体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女性体育教师的教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集中体现在爱心、耐心、细心”。[33]但是,中学“男女体育教师的比例不够合理,集中表现在女性体育教师偏少,仅有16.7%”。[34] 一名在中学体育教学的岗位上工作了12年的女体育感叹道:“随着时光的流逝,已过而立的我有些失落,有些伤感。自从选择了体育教育专业,我就感到了从事体育教育的艰难,特别是作为女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艰难。”[35]
      女大学生是一个具有现代思想、充满青春活力的知识型群体。孙晋兰、王佳对900名女大学生进行调查后发现:女大学生是从文化道德、体育观念、体育价值、体育精神和体育的目的等多方面来理解体育。她们认为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是对男尊女卑传统伦理观念的直接挑战;是当代女大学生享有体育文化的一种平等权利;是妇女享受公益文化的具体体现。女大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已具有时代性,认识到体育锻炼在获得健康的同时,可以促美益智。此外,女大学生在项目选择上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易接受一些刺激性小,难度适中,运动量、动作频率便于自我调节的项目。[36]
      女大学生从事体育锻炼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主观原因是“懒惰和主体意识缺乏;客观原因是场馆设施不足、时间紧、没有专门的教师辅导”。[37]因此,肖玉梅等学者提议:加强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拓展体育课的内容,开设有关妇女体育文化的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女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具备自炼、自评和自控能力,使女大学生的体育文化水准迈上新台阶。[38]
      
      2.5 女性体育消费和市场
      近两年,中国女性生活消费发生着巨大变化,正从温饱型消费向发展型、 享受型消费转化。都市女性逐渐成为体育和文化娱乐消费的生力军,[39]但“多数的女性体育消费支出还处在较低水平。”[40]
      北京城区职业女性对体育消费总体上持肯定态度,花钱买健康的健身意识在绝大多数职业女性头脑中已形成。但不同职业、年龄职业女性存在差异:公司职员对体育消费认可度最高,售货员最低;不同年龄对体育消费的观念呈中间高两头低的趋势,20-40岁职业女性对体育消费认可度最高,20岁以下、40岁以上相对较低。[41]
      全球参加体育运动的女性人数的增加,女性体育用品提到了议事日程。依据耐克集团的统计,在2001年带来的销售收入超过了150亿美元,这几乎要比男性体育用品市场高出30亿美元。[42]为此,耐克、阿迪达斯等大型体育用品厂商对女性体育用品市场的潜力寄予厚望。 在进入21世纪之前,各厂商生产的体育用品都是“男女兼用”,即使20世纪90年代后期,也只是为女性准备了较小尺寸的体育用品。但现在专门针对女性的女性体育用品研发和销售部门纷纷成立。[43]由于文化观念的不同,某些体育消费成为某种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和代表。新时期青年女性所创造的体育消费文化从整体土来说是一种时尚文化,也是新时期青年女性的地位符号。 她们有选择性地进行体育消费,追逐体育时尚,近似地感受体育时尚方式所带来的优越意味,使新时期青年女性的体育消费方式和体育消费产品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同化。[44]
      
      3 我国女性体育研究的未来展望
      
      综上所述,我国女性体育研究已经全面起步,学者们从历史、社会、文化、理论、实践等不同角度对女性体育进行分析。然而,围绕女性参与体育的态度、时间、方式等技术层面因素展开调查的调研报告型文章比例较大,只有一小部分研究从更深层的社会文化因素来探究女性体育的发展和变化。具体而言,在女子竞技体育研究方面,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生物化学、运动训练学等自然科学研究被人重视,而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的研究处于边缘地位。在学校女性体育方面,绝大多数是以高校为研究对象,个别文章以中学女生为讨论的主题,而小学女生体育的文章几乎未见。而中小学体育是女性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时期。 中小学女生体育参与意识及其影响因素、中小学女体育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等是未来应探究的课题。另外,如何改变体育领导和决策机构中女性比例低的现象、如何加强女性体育学科化建设和理论构建更是女性体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我国女性体育的研究正处在从感性向理性过渡的阶段,研究的质量、深度和广度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
      
      参考文献:�
      [1] 范长云. 妇女在奥运会中地位的转变与提高[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4.�
      [2] 张凤霞, 王岗. 二十世纪妇女解放与妇女体育的蓬勃开展[J]. 体育文化导刊, 2002.�
      [3] 易剑东. 风物长宜放眼量[J]. 中国体育, 2004.�
      [4] 周京. 国际妇女与奥林匹克运动现行政策及发展现状[J]. 中国体育报, 2003.�
      [5] 金育强, 刘颖, 杨志伟, 刘占捷, 姚守齐, 郭东贵[J]. 中日两国妇女的社会地位、闲暇时间与体育生活的社会学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6] 黄健. 唐代女子体育的兴盛及其原因[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4.�
      [7] 曾小松. 中国妇女社会体育地位的变化[J]. 体育文化导刊, 2001.�
      [8] 夏晓陵. 中国近代女子体育与近代妇女运动[J]. 体育文化导刊, 2002.�
      [9] 同[10]�
      [10]Dong Jinxia. Women, port and ociety in New China.London: CA Publisher,2003.�
      [11]孙玉军, 孟凡强. 我国竞技体育"阴盛阳衰"现象的成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1.
      [12]闰隽. 体育报道中的性别偏见[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P106-109.�
      [13]董进霞.中国女运动员生存纪实[J]. 王红旗主编《中国女性在追梦》.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153-177页.�
      [14]彭杰. 论社会发展视野中的妇女与体育运动[J].中国体育科技, 2001年 第9期�
      [15]郭云鹏. 抗争•成就•挑战――妇女与奥林匹克[J].体育文史,2001年 第2期�
      [16]王广虎,李小兰. 从女性主义运动视角析现代奥运会结构性嬗变[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3年总29�
      [17]立群. 风景这边独好――访中国奥委会副主席何慧娴[J]. 中国体育(中英文), 2004年第3期,P29-33�
      [18]朱小丽. 传统•现实•超越•继承――妇女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回顾与反思[J]. 广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9]董进霞. 中国女运动员生存纪实. 王红旗主编《中国女性在追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153-177页. �
      [20]董进霞. 体育和女性形象的树立:对抗与征服――我国优秀女运动员的案例分析. 魏国英、王春梅(主编),中国女性与文化,香港王海语言出版社,2003,P. 242-251�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