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教案下载
  • 课件
  • 优秀作文
  • 试题库
  • 诗词鉴赏
  • 国学散文
  • 励志
  • 名人名言
  • 黑板报
  • 文档下载
  • 酷米文库
  • 当前位置: 酷米范文网 > 诗词鉴赏 > 正文

    【好记者不会远离新闻主战场】东方主战场

    时间:2019-05-08 02:29:55 来源:酷米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酷米范文网手机站

      从事新闻工作24年,可谓老记者,让“老记”谈体验,那可是感慨颇多。如果像崔永元主持“实话实说”节目,就让说一句当记者最深刻的体验,我就想说,新闻工作者每时每刻都要保持旺盛的工作状态。为什么这么说呢?理由有三:一是采访经常会遇到拒绝、阻挠、难堪、危险等难以想象的情况;二是发掘新问题,探索新思路,迎接新挑战是新闻工作者每时每刻都要面临的巨大压力;三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资历的加深,还能不能保持一种旺盛的新闻工作状态,还需不需要冲到一线去采访,是每一个老记者都要面对的问题。作为资深记者,我最担忧的不是精力和体力的减退,也不是各种困难和挑战,而是面对周围事物自己是否还持有反应灵敏的状态。
      能不能让自己始终保持一种记者状态――敏锐、好奇、热情、冲动、捕捉、思考、推敲、探究?近年来我经常这样拷问自己,结论是,能!但不容易做到。
      实话实说,记者这个行业跟运动员有些相似,相对其他职业,比如教师、公务员、科技人员等等,记者的职业寿命似乎要短些。在四川抗震救灾现场、北京奥运会赛场等,冲锋陷阵的各路媒体记者都很年轻,40岁以上的“老”记者寥寥无几,一线几乎成了年轻记者们打拼的战场。而我认为,一线就是记者的生命线,好记者不会远离新闻主战场。保持年轻记者具有的热情和激情,面对现实,冲在一线,临阵指挥,组织战役,寻找角度,深入挖掘,精心提炼,生动报道,这才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应有的姿态,也是新闻事业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
      笔者算是个“老记”,当过编辑,做过记者,编辑过副刊、专刊,也从事过报社的行政管理工作,从晚报起步,到党报发展,目前在省级党报做文体新闻中心主任。在新闻队伍里摸爬滚打了24年,让我最难以割舍的,还是新闻采访工作。为什么?因为当记者虽苦,但苦中有乐,乐此不疲。就像旅途中的探险者,每走一段路,都会有新的发现,让你感觉“无限风光在险峰”, 让你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2007年夏天,报社派我去西藏日喀则地区采访援藏工作。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做好了各种准备,但是严重的高原反应还是让我有些手足无措。在接近海拔4000米的高度,人是如此的软弱和无奈,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困难,头痛欲裂,整夜失眠,记忆力减退,食欲全无。新的一批援藏干部与我一样,经受着高原的考验。有的记者病倒了,以前赴藏的记者也患过高原病,情况十分危险。在吃饭、睡觉,甚至连走路都成问题的情况下,我还能不能完成采访工作?
      到日喀则的第二天,我提笔写稿子,结果非常吃力,一篇几百字的小消息,竟需要躺在床上歇好几次才完成。平生第一次产生绝望和无助的感觉。我忍受着身体上的痛苦和心理上的压力,慢慢调整自己。
      三四天后,身体渐渐适应了高原气候,信心随之而增。我不顾当地领导的劝阻,坚决要求随援藏干部到最偏远也是最危险的吉隆县采访。因为我是记者,只有深入一线,才能真实感受援藏的艰辛和意义。
      早晨8点钟,汽车从日喀则出发,海拔渐渐升高。我感觉,自己的人生高度也在不断攀升。在8个多小时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原颠簸中,我始终把笔和相机挂在脖子上,采访本就放在手边,走一路,记一路,拍一路,生怕因为记忆力受影响而漏掉感人的细节和场面。其中多次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雪山,高原反应阵阵袭来,身体的各个部位感觉像分成了碎片,思维连贯不起来。在海拔5380米的马拉山口下山时,要穿越37个胳膊肘似的急转弯,我目视前方,咬紧牙关,硬是挺了过来。
      下午4点多钟,我们抵达毗邻尼泊尔国的吉隆县,那里海拔4300米,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全县只有1万多人口,空气中的氧气只有内地的一半,而且6月天还下着雪。我举着相机,头重脚轻,晃晃悠悠地走在藏族群众的欢迎队伍中,努力抓拍感人的场面。面对热情质朴的藏族群众,坚毅自信的援藏干部,我告诉自己,这将是我职业生涯中最精彩的一笔,我一定要克服困难,把所见所闻传达给广大读者。
      有好多次,我呼吸困难,浑身无力,心脏几乎从嗓子眼跳出来,大脑一片空白。这时援藏干部们的经历给予了我极大的鼓励,他们能在这里工作3年,难道我还挺不了几天?我用药物帮助支撑身体,顶着风雪,采访援建项目,到藏民家里访谈,感受援藏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到援藏干部的驻地,了解他们艰苦卓绝的奉献精神。
      回到日喀则,我不顾身体虚弱,怀着涌上心头的冲动,一边服药,一边奋笔疾书。头晕目眩了,就躺下歇歇,缓过神来,再接着写,一篇2300字的现场新闻《走过援藏路》终于完成了,它几乎耗尽了我的心血和体力。把稿子传回报社,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和幸福涌遍全身。
      《走过援藏路》获第18届中国新闻通讯三等奖。这个奖励对我而言具有特殊的意义。在接近知天命之年,我曾对自己的职业信心产生动摇,甚至要降低标准的时候,西藏的采访经历和所取得的成绩,让我重新鼓起了信心和勇气,保持住了一个老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状态。
      虽然岁月催人老,但是只要精神在,记者的激情和冲动就会永驻心中。
      今年5月,四川汶川地区发生地震,我马上向报社提出申请,要求赴地震灾区采访。6月初,援建地震灾区的工作全面展开,我被派到重灾区四川省平武县采访吉林省的对口援建工作。随行的电台、电视台记者都很年轻,在他们中间,我感觉自己也年轻了许多。
      这又是一次终生难忘的采访经历。当汽车把我们载到目的地时,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是面对一片片废墟,我还是非常震惊,一时间心里无法承受。在我们野外用餐的不远处,地震使两山合成一座山,山坳里的小村庄瞬间被埋在山体里。在瓦砾废墟中,一位大娘用几块砖搭成炉灶,给援建队伍烧水沏茶。而援建队伍面对的艰难困苦让人无法想象。
      帐篷里白天闷热到40多摄氏度,晚上潮湿阴冷,褥子能攥出水来。我住在宿营车的驾驶室里,忍受着停电断水带来的不便,还有余震常把人从梦中惊醒。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断发现新题目,捕捉每一个动人的细节,冒着山体滑坡可能带来的危险,深入到援建队伍中采访。夜幕降临时,就打着电筒写稿,及时把一篇篇报道和照片传回报社。
      在采访中,我发现一汽集团在川企业在吉林省的对口援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连我晚上住的宿营车都是他们捐助的,吉林省医疗队、消防队、公安干警等赴川救援队伍的后勤保障工作也是他们做的,援建中他们继续发挥作用。他们受灾很重,却不顾自己,默默奉献着,尽最大努力为“吉林救援”做好坚实的后盾。于是,我带着年轻记者千方百计找到他们,进行了深入的采访,把他们在地震发生后舍弃小家顾大家,冒着生命危险,护送吉林省救援队到汶川等地救助伤员的感人事迹描绘得有声有色,稿子发出后得到了吉林日报社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我知道,如果没有四川灾区采访的经历,没有那么生动感人的素材,没有精心“抠”细节的经验,没有多年练就的娴熟写作技法,没有老记者的洞察与机智,没有年轻记者般的激情与冲动,没有职业精神的支撑,稿子是不会那么出彩的。
      有些老记者长时间不下去采访就会“手痒”。这是否也是一种状态呢?与其让手发痒,不如走出去采访。年轻记者有年轻记者的优势,老记者有老记者的独到之处。面对同样的事物,不同年龄和经历的人会有不同的认知和感受。读者有老有少,口味各种各样。所以,老记者应该放下身段,展开手脚,面对火热的生活,去感悟,去书写吧。
      奥运会期间,在北京国际新闻中心,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记者让我记忆犹新。她叫帕崔莎,是来自墨西哥的著名记者,在她布满皱纹的脸上,那闪动着智慧和好奇的眼光特别引人注目。为了来北京采访奥运会,她特意学习了汉语,还会用毛笔写字。十几天的时间里,她通过采访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面对周围的一切,她始终热情、好奇、充满自信。我想,她的报道对墨西哥人来说,一定是新鲜而独到的。
      美国一个新闻学教授说:“记者生活在一个混乱而复杂的世界。然而他们用自己的事业心、机智、干劲和智慧来识别事情的真相,把他们理解的东西变成普通市民能够理解的形式。”这就是记者,它需要的是事业心,靠的是一种精神和干劲,运用的是智慧和能力。做一名好记者,具备这些就足够了。
       (作者为吉林日报社文体新闻中心主任)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