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教案下载
  • 课件
  • 优秀作文
  • 试题库
  • 诗词鉴赏
  • 国学散文
  • 励志
  • 名人名言
  • 黑板报
  • 文档下载
  • 酷米文库
  • 当前位置: 酷米范文网 > 诗词鉴赏 > 正文

    党的十七大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 新时期党报互动的特点及多维解读

    时间:2019-05-05 02:33:55 来源:酷米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酷米范文网手机站

      党报互动是扩大党报影响力、增强党群干群凝聚力的重要手段。互动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和舆论引导作用的发挥。因此,正确认识党报互动的重要性,明确把握新时期党报互动的特点和优势,对于推动党报的科学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新时期党报互动的特点
      各级党报作为我国的主流媒体,一直非常重视与读者的联系和互动。早在上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就开辟了《读者来信》专栏,每月定期公布读者来信及来信来访处理情况,并建立了群众性的读报小组和广泛的通讯员网,加强与读者的联系。改革开放后,我国党报所处的社会发展环境、传媒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党报互动的方式和途径均有了明显改变,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互动工具现代化。传统的读者来信来稿,逐渐被先进便捷的现代化通讯工具和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所代替。鼠标轻点,即可在党报网络上在线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或进行话题讨论。随手掏出手机,打个电话,就能及时向党报提供新闻线索。许多党报建立了自己的新闻网站和数字版报纸,极大地方便了党报与读者的沟通交流。
      2.互动方式多样化。既有文字、语音的“非在场”互动,也有面对面的“在场”座谈。有些党报除了定期召开通讯员培训会、定期出版《业务往来》等内部交流刊物之外,还不定时地邀请热心读者、新闻人物、政府官员作客党报编辑部或相关网站,进行双向或多向互动。互动栏目有问题型、建议型、监督型、诉求型、报料型、信息服务型等多个类型。
      3.互动时效即时化。互动时效大为提高,由过去的数日或几周变为今天的电话、网络即时互动,使读者反映的问题可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或答复,报社也可在最短的时间内搜集相关信息,增强传播的及时性和舆论引导的主动性。
      4.互动内容广泛化。既有衣食住行、柴米油盐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内容,又有农村选举、税费征收、项目用地、政策补贴、监督举报等涉及经济、政治与法制领域的各种问题,显示出党报读者较强的政治意识、维权意识和媒体参与意识。
      5.互动服务人性化。党报互动的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很多互动栏目在醒目位置用大字号标出党报的新闻热线电话号码、记者编辑的手机号码及电子信箱等。同时,认真对待读者反映的问题,建立问题反馈机制。比如有些党报在“回音壁”栏目及时公布答复结果,反映出党报关心群众利益的人文情怀和负责任的权威大报形象。
      6.互动主体多元化。互动主体除了党报与读者、通讯员,还有广告客户、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相关的同质媒体(如党报报业集团所属的子报)和异质媒体(如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手机等)。当前,以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为导向的媒体互动传播渐成发展趋势。
      7.互动空间立体化。既有报社内部业务的互动(如通讯员与编辑记者的互动),又有报社外部的互动,如媒体策划、媒体活动等。既有与本级或上级党委宣传部门的互动,又有与基层组织及普通读者的互动。
      
      党报互动的多维解读
      1.传播学意义解读
      传播学认为,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含五个要素,即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反馈是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是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是构成整个传播过程的重要环节。反馈即互动,没有反馈,传播仅是传播者的个体行为,受众是否接受无从知晓,传播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而且,没有反馈式互动,整个传播过程也是不完整的。
      不可否认,我国的党报长期以来是以“领导者”的姿态存在的。党报读者是被动接受信息的“靶子”,没有选择权和话语权。新时期的党报互动则强调以受众为基础、以信息传播为本位,把互动看作是与受众进行信息共享和沟通的平台,提倡让受众参与传播过程。在这种互动理念的支配下,党报转变了以前高高在上的姿态,代之以亲切、温暖、积极的新面孔。事实上,只有受众参与传播,才能真正实现大众传播特质的回归,体现传播的互动本质。
      2.社会学意义解读
      从党报互动的社会文化意义看,互动拓宽了互动双方共同的意义空间,便于双方形成比较一致的主流文化价值观。根据米德、布鲁默等人提出的象征性社会互动理论,社会互动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号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符合意义的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共通的意义空间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合含义的共通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每个社会成员的意义空间不可能完全相同,意义的交换或互动只有通过共通的部分来进行。随着意义交换程度的日趋频繁或互动程度的加深,这个共通的意义空间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因此,党报互动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扩大互动双方共同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或相互理解,为密切党、政府与人民的鱼水关系夯实坚实的基础。
      从党报互动的社会功能看,党报互动保障了读者的知情权、社会参与权、话语表达权与批评监督权,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3.心理学意义解读
      心理学认为,认知、情感、态度、需要是个体行为的前提和基础。一切事物都是从认知开始的,认知因素是个体与传媒互动的最需要的心理因素,影响着读者的阅读行为。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个体并非空着脑袋,而是满载着自我的知识经验,参与信息接受的各个环节。从媒介发出的信息服务可能进入人的大脑,通过什么方式进入大脑,进入大脑后被理解成什么样子,被贮存在什么区域,乃至被提取时以什么面目出现等,无不受到个体知识经验的影响。正由于个体知识经验的差异,使读者做出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的行为。这给党报互动的启示是,读者是信息传播的能动接受者,要充分考虑读者的阅读心理需要,经常开展读者问卷调查,了解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的党报读者对报纸的认知与评价,从而适时调整办报策略,使党报永远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满足党报读者的精神文化需要。
      因此,党报要想办成读者喜欢看的报纸,就要践行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三贴近”原则,在报道风格上庄重严肃与生动活泼并举;语言上清新文雅与通俗平实并重;报道内容上,既有政策性、方向性,又有故事性、深度性,既反映党和政府的工作,又要有普通党员群众的身影;报道形式上,要多采用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而不是拘泥于一个面孔一套模式。通过党报版面和内容的改革,扩大党报与读者之间的互动空间,缩短党报与读者的距离,提高党报在读者心目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综上所述,加强党报互动是当今传媒发展壮大的需要,是新时期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我国民主政治进程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党报要赢得广泛而坚实的舆论阵地,就要准确把握读者的阅读口味和心理需要,努力增强党报的可读性、服务性、群众性,不断拓宽与读者的互动渠道和互动空间,真正发挥党报的作用。
      
      参考文献: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②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3月版
      ③何梓华成美:《新闻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④《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2006年卷),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
      【本文为广西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