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教案下载
  • 课件
  • 优秀作文
  • 试题库
  • 诗词鉴赏
  • 国学散文
  • 励志
  • 名人名言
  • 黑板报
  • 文档下载
  • 酷米文库
  • 当前位置: 酷米范文网 > 名人名言 > 正文

    隐性采访:利器需慎用_身怀利器,慎而用之

    时间:2019-05-05 02:35:58 来源:酷米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酷米范文网手机站

      近年来,随着市场化运作的不断介入,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媒体对公众的“引导”作用似乎有弱化的倾向,而“迎合”甚至“媚俗”之风日渐盛行。特别是个别媒体无原则地利用隐性采访作为采访的重要手段,背离了媒体在社会道德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新闻媒体不能单纯追求卖点和轰动效应,进行隐性采访必须考虑社会传播效果。
      
      隐性采访的历史
      
      隐性采访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自出现新闻采访活动起,我国便有了关于隐性采访的记录。唐朝中期后,各地的节度史为获取中央方面的情报和其他军事、政治等方面的信息,在京都设进奏院,由进奏官负责,不定期地发出进奏院状。方汉奇在《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认为:“它(进奏院状)所提供的信息,有不少是进奏官们自行采集的”。安禄山在担任范阳平卢节度使时,就“常领其将刘骆谷留京师,�朝廷指趣,动静皆报之”。“�”,在《新华词典》里解释为“侦察,刺探”的意思。可见,这时的进奏官进行的新闻采集活动,已经出现了隐性采访的端倪。到了宋代,民间发行了一种被当时政府视为非法的民办报纸,人们习惯称之为“小报”。小报是中国新闻史上最先出现的非官方报纸,它的出现,标志着新闻隐性采访活动开始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中国宋代以后的明清两代,民间报纸的生存环境相对宽松,统治者不像宋朝时那样严格查禁。民间报纸推动下的隐性采访活动也大大减少了。新中国成立之前,鉴于当时的战争环境,隐性采访成了当时新闻记者们普遍采用的特殊手段。中国新闻史上的著名记者范长江则是其中的代表人物。1935年,担任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范长江,随同一个四川工商团西行,开始了他的西部考察计划。为了进入川西北采访红军,他经友人介绍参加了胡宗南部队的一个小参谋团,开始隐性采访报道。范长江随后发出一组《中国的西北角》的报道,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我国近现代新闻史上对隐性采访的运用,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动乱的社会环境。在新旧时代交替,各种势力斗争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新闻记者的采访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隐性采访的使用,成了记者克服采访困难的无奈措施之一。
      在西方,有记载的新闻隐性采访活动是从17世纪开始的。17世纪中叶起,欧州的一些大城市的咖啡馆成了一些记者进行隐性采访的集中场所。不过,那时记者进行的隐性采访手段单一,基本上都是偷听窥视,或是隐瞒自己的身份与人聊天交流,藉此获取新闻信息。但是,隐性采访毕竟会让被“欺骗”的人感到心里不舒服,个人隐私与记者隐性采访的对抗已经显现出来。工业革命后,西方进入廉价报纸时代,隐性采访被记者普遍使用。美国新闻学者罗恩・史密斯认为,隐性采访的历史是从1890年伊丽莎白・科克伦的报道开始的。美国记者伊丽莎白・科克伦假扮成精神病人住进了布莱克维尔岛的精神病院,调查病人受到何种对待,在《纽约世界报》发表《疯人院的十天》。这个案例也有了不同于以前的新特点:隐性采访被应用于一种新兴的新闻报道方式――调查性新闻报道。调查性新闻报道多用于揭露社会阴暗面,关注大众的疾苦和不公正的事件,因此受到了广大民众的欢迎。隐性采访与这种报道的结合,为隐性采访赢得了声誉。
      对隐性采访的广泛使用,一方面缘于是在19世纪末报纸现代化和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的大萧条的情况下,报纸之间日益激烈竞争的有力推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广大民众和业界人士的认同,使隐性采访步入了其发展的“黄金期”。一大批记者通过隐性采访做的调查性报道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他们也因此名声大振。这一时期,“隐性采访并不与争议相伴,也不与诉讼相伴,而是充满了传奇色彩”。但是,随着人们认识的加深和对隐性采访的滥用,隐性采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质疑。
      
      隐性采访日渐显现的弊端
      
      20世纪70年代至今,隐性采访的弊端日渐显现,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后,一支大规模使用隐性采访的队伍――“狗仔队”开始为人们注意。为获取一张名人照片和一段名人私生活的秘闻,狗仔队因无所不用其极,职业道德低下,为很多业界人士不屑,但也有不少赞同者。在争议中,支持和反对的两方都有充分的理由。支持一方的理由有媒体新闻自由权,公民的知情权和媒体的社会检测功能;反对一方的理由有公民的隐私权和肖像权等。在道德上,支持一方抛出“道德后果论”,认为对违法事件的隐性采访是不得已而为之,并不违反道德;而反方则认为隐性采访不管出于什么动机,都是谎言和欺骗的行为,是“以恶治恶”、不可取,并最终会因为隐性采访中的欺骗行为影响媒体的社会公信力。两方看似都有道理,但仔细分析就不难发现,隐性采访的消极作用客观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助长了受众的偷窥心理。我们已经步入了一个偷窥的时代。在这个偷窥时代,媒体不仅没有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及时对这种现象做出批判,反而成了一个“偷窥文化”的推波助澜者。无论是电视,还是平面媒体,隐性采访主要就是通过偷拍、偷录、偷听等手段获取社会素材。一方面由于贴近百姓生活,受到观众的欢迎,认为利用这种手段是理所当然的行为,是完全合理的,并在窥人隐私的新鲜感中获得快感;另一方面,这些手段的运用,无形中构建出一个对读者、对听众仿佛无处不在的“象征性现实”,而由于大众传媒的某些倾向性,人们在心目中描绘的“主观现实”与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之间正在出现很大的偏离,长期地、潜移默化地、不知不觉地影响着人们的现实观。
      二是影响了媒介的公信力。隐性采访的长期广泛使用,虽然树立了一些名牌栏目和以尖锐著称的报纸,受到了民众的欢迎,提高了媒介的信誉。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正是隐性采访构成了对媒介公信度的威胁。一方面隐性采访频频侵权。据新闻出版总署法规司统计,“1987年~1992年底,北京市各级人民法院共受理一审名誉权诉讼案件220余件,约占侵害人身权案件的85%。涉及新闻报道侵害名誉权案件占27.7%”。另一方面,造成了媒体的“双重标准”。媒体可以运用偷拍偷录的隐性采访方式,也可以假冒身份去欺骗被采访的人,却不允许被采访对象有欺骗行为;还有的报纸电视,对社会的偷窥行为进行批判,自己却毫不顾忌地使用偷拍偷录;媒介对一些社会现象和事件进行道德审判,却从来不对自己进行道德审判。媒介的这种双重标准,引起受众的反感,大大降低了媒介的公信力。
      三是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隐性采访较于显性采访的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真实性更强。它所带来的那种真实感是受众无法抗拒的。然而也正是在这个最大的优势上,隐性采访陷入了一个“怪圈”――这样得来的材料就客观了?公正了?甚至有人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眼见为实吗?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新闻学副教授斯托金认为,目击者的叙述虽然比道听途说更加可信,但并不总是可靠的。在隐性采访中,观察是一个主要方面,但感性的真实往往不能代替理性的真实。“偶一为之”或者“惊鸿一瞥”都可能使获得的认识带有片面性。如果记者再缺乏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理性分析,即使是用了隐性采访法,他所报道的新闻的真实性也大打折扣。
      
      隐性采访必须考虑社会传播效果
      
      美国学者CR・赖利在《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一文中,提出了媒体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社会化”功能:迅速提供有关社会变动的信息,向社会提供社会角色模式和流行的价值观。据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在北京地区的调查显示,中国人每天接触大众媒介的时间为:电视,100分钟;报纸,42分钟;广播,30分钟。大众媒介已经占据了现代人的大部分闲暇时间,是社会人进行社会化的“第二课堂”,越来越成为大众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
      隐性采访多为调查性的揭露报道,带给受众的是一个负面的灰暗的“现实”。如果一个人每天观看《每周质量报道》,他会认为,这世界上充斥着伪劣食品,简直是什么东西都不能吃了。看《焦点访谈》,一个个触目惊心的不公正事件,只会让他对社会失望透顶。隐性采访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充满了不公正、不可信的现实。而这个现实与真正的客观现实是有很大出入的。媒体行使监督功能的本义,不是使社会的各种矛盾激化,而是协调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在整个媒体的集体无意识状态下,隐性采访的节目很多时候已经成了激发人们对社会不满的诱因,它掩盖了社会中存在的良好的一面,只把问题和缺点呈现给受众。如果媒体一味通过隐性采访暴露社会问题,揭露社会黑暗面,从而使人们产生对社会现状的悲观情绪,这种情形将是不健康的。
      现在各类媒体,使用隐性采访的报道越来越多,在整个新闻报道中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但隐性采访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以维护公众利益,解决社会问题为出发点。我国新闻界前辈邵飘萍是比较早论述隐性采访的中国记者。他在《实际应用新闻学》中认为,记者身份之“显隐”,是以顺利采集新闻为标准的。所以“化妆术乃记者普通之技能”。邵飘萍本人就曾经多次化妆采访,一些经典案例至今为一些新闻从业者津津乐道。但如果无节制地使用隐性采访揭露阴暗面,将丑恶过程详细化,会使媒体制造的“现实”乌烟瘴气,对健康的社会价值观念的树立以及个体的社会化都是不利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闻媒体不能单纯追求卖点和轰动效应,否则,就会走偏方向,为社会呈现一个灰暗的“虚拟环境”。
      隐性采访为我们提出了一个积极的课题,新闻报道要想深入客观、真实地纪录生活,就“需要思想,需要作风,需要基本功”。所以“隐性”的背后需更清晰的判断,更执著的追求,更过硬的本领。
      (作者单位:泰安日报)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