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教案下载
  • 课件
  • 优秀作文
  • 试题库
  • 诗词鉴赏
  • 国学散文
  • 励志
  • 名人名言
  • 黑板报
  • 文档下载
  • 酷米文库
  • 当前位置: 酷米范文网 > 名人名言 > 正文

    [让财经报道回落大众]国际财经报道

    时间:2019-05-03 02:32:44 来源:酷米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酷米范文网手机站

      对于媒体来说,信息永远是第一位的。《财经》的揭黑报道为自己立起一面旗帜。然而揭黑并不是新闻的全部。《财经》副主编王烁也说,“我们认为自己是新闻工作者,什么都可能做,只要是新闻,今天做证券市场阴暗一面的调查性报道,明天可能不做。”这就像一个特别擅长“佛跳墙”的厨师,有时也得炒个白菜什么的(这可不是小看白菜,有人说白菜是菜中极品,能做好这道菜那也肯定得是名师)。他希望在自己的招牌菜之外,做什么食客就喜欢吃什么。挑食的食客当然不受欢迎,但是厨师的品味并不能替代食客的品味。实际上,不少人对《财经》既敬又畏,敬不必说了,畏则是说财经报道多半写得不够有趣,读起来不是件轻松愉快的事儿。这大概是因为《财经》的文章有很多的数据、术语、引语,有太多的物,而有太少的人和太少的故事(人名倒是不少)。
      媒体是带有广义上的人文色彩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给《财经》杂志做一个人格化的画像:权威而冷峻,就像前段时间热播的那类电视剧里的财富精英的形象。这首先是由财经报道――最起码是我们目前所认知的――的特点决定的,由于专业知识和相对专业的报道技巧的屏障,不是谁都可以办财经媒体,这一行进入的门槛高,办出影响来更不易,所以财经媒体引以自傲也是正常的。
      但这往往让他们都带上一种精英意识。王烁在2005年7月接受采访时说“《财经》有一定的精英色彩”,而且,这种精英色彩直接决定了他们的报道定位:“倾向于我们想做什么东西,然后呢,这个东西也许能吸引读者,然后由此界定读者群……我们从来没有做过详细的读者调查……只能说我们希望吸引到这样的读者:‘DECISION-MAKER’(决策者)。我们希望对这样一些人发生影响:他们对所处的环境能够有影响,我们这个杂志希望对他们有影响。”一句话,精英只生活在精英的圈子里。
      媒体应该是关怀人的,财经媒体也差不多都是将人文关怀作为自己的定位。但是我们在财经媒体中,很难见到普通人的身影,更看不到他们的所思所想,他们所关注的和所欲求的。普通人基本上都是以群体性质出现的。《经济观察报》很有意思地将自己所追求的读者概括为“四有新人”,即“有财富、有权力、有理想、有未来”。
      这是一种理想模式:不但报纸以读者而贵,读者也可以报纸而贵,就像星巴克与小资达成的某种默契一样。似乎,这卖得已不仅仅是一份报纸,还是一种身份证明,可以确认你已进入精英的大门,至少也是站在了门槛上,有机会一窥“四有”新生活。更值得自豪的是,有资深媒体人士说,《经济观察报》更接近《纽约时报》的办报理念。美国《纽约时报》高级副总裁斯科特・希金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不是一份面向大众的报纸,我们非常选择读者,我们的读者是那些在美国受教育程度很高的,有着很高尚的志向,有着成熟的心态的富有教养的人士。”都有点精英的意思,但差别还是有的,人家说的是“富有”教养的人士,还没好意思直白地要求“富有”财富和权力。
      “四有”新人包括“有理想、有未来”。是的,在当今社会,未来、理想常常与财富、权力纠缠在一起。但是已经“有财富、有权力”的他们需要什么样的理想和未来呢?虽然没有明确解释,但也不难理解,应该是更多的财富、更多的权力,最大化不就是经济学的一个常用概念吗?在这里,我们看不到同情与怜悯的胸怀,看不到对崇高与美的追求,看到的是占有的欲望。
      《财经》杂志的广告很好地提供了精英生活的想像,名车、名表、名酒、名牌服装、别墅、豪华酒店、头等舱服务、度假圣地,还有投资银行的理财服务、名牌大学的MBA培训。这些暗示着一种生活姿态:赚更多的钱,掌握更多的权力,拥有更多的舒适享受。而享受具有价格昂贵的物质属性,与阅读没有多大关系;对精英来说,财经媒体的阅读是种投入,它的回报不是身心愉悦之类的东西,而是为了更好地获取财富,这同经济投资再生产具有相似之处。当今社会的生产过程,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数据处理、信息处理的过程,这个过程不需要有趣、生动,只要足够准确、足够实用就行。没有耐心参与这个过程的,看上去就不像一个好的财经媒体读者,也不像是会在经济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四有”新人。
      然而,精英的问题是,他们时时总要发扬出榜样的力量来。尤其中国的精英人士,总是要与国计民生的大事件联系在一起。我们的经济学家也都是那样忧国忧民,总要谈论宏观大局,宏观经济总是不离于口,没有多少人愿意说些升斗小民的琐屑小事。其实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并非那样分明,宏观不过是微观累积的结果。国外一些经济学大家,倒是时常从小话题说起。在宏观叙述中,财经媒体最多只想把视角缩小至公司、企业层面,很难会再屈尊将视角降低到普通人的水平上。
      但同样是具有全球影响的财经媒体、而且更加“财经的”财经媒体――《华尔街日报》,却出现了耐人寻味的变化 :过去它自称是“投资者的报纸”,后来又把公司和商人加进来,现在干脆连“中学生、教师都算在内”。然而也正是这样,才让《华尔街日报》变得更有趣味了。早先的《华尔街日报》也是数据密布,乏味得很,后来经过一场风格革命,该报放弃“5W”的新闻采编原则,强调要把抽象的财经事件用故事的形式进行报道。该报某位负责人还提出,一流的记者要能把事情向一个小学生讲明白。这样的报道,让人产生阅读疲劳的概率肯定要低一些。
      财经媒体在中国出现时间尚不长,是新兴的轻锐之军,负担(包括物质与精神方面的负担)少,激情多,冲劲足;其背面则是积淀与底蕴的不足,这也包括从业人员的知识储备。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专业性欠缺多有提及。有意思的是,我们看到财经报刊上的文章中却从来不缺乏经济术语。经济学家谢国忠在《顶部已见》(《财经》杂志总181期)一文说到,“经济学家总是嘲笑‘流动性’这一定义。对他们来说,流动性就是金融系统里的货币,与其他用途的货币并没有区别。”实际上这一概念,在媒体从业者那里用得几乎同金融从业者一样频繁。
      充斥的经济术语、概念背后,可能恰恰反映了专业性的不足。高手以无招胜有招,低手之所以拘泥于招法,正是因为不能得心应手、融会贯通地使用。记者意图借术语、概念来客观再现经济事实,却没想到浅显的语言、直观的形象,往往能提供一种对现实的更有想像力也更准确的反映。
      在当前的财经媒体报道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财经→资本→金融这样一个渐渐趋窄的指向,中国新兴的经济媒体愿意参与一场时尚的资本盛宴。在这里,财经媒体穿的西服越来越高级了,与经济精英、专家差不多在同一个话语的圈子里,犹如共谋。共谋显然更便于逐利,我们时常看到,《财经》的视野被资本所局限,财经报道的空间也被缩窄。
      财经报道应该有一种更开放的空间,让财经报道能从资本、公司、精英这样的层面上,回落到大众中。把统计数据和其他干巴巴的信息还原到人,活生生的个人,让财经报道更有故事性、更有趣。不再仅把经济抽象成一个在数字中运行的过程,而时常也转回到人参与的、实在的过程。这样的报道也许离财富之路不会更近,但离人会近一些。这虽然不会增加统计意义上的真实,但会带来直观的、感性的、生活的真实。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