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教案下载
  • 课件
  • 优秀作文
  • 试题库
  • 诗词鉴赏
  • 国学散文
  • 励志
  • 名人名言
  • 黑板报
  • 文档下载
  • 酷米文库
  • 当前位置: 酷米范文网 > 名人名言 > 正文

    情定一生无悔过_丁一汇:气象研究,一生无悔

    时间:2019-04-26 02:45:49 来源:酷米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酷米范文网手机站

      研究气候变化与应对行动的每一天,都充满了压力和挑战,当然更多的是成就感。古稀之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气候变化研究专家、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依旧沉浸在这样的日子里乐在其中。
      
      立志气象研究,不改变,不后悔
      
      1957年考进北京大学物理系时,丁一汇的专业是天气动力和大气物理;1994年走出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时,他已经是气候变化专家。
      对于丁一汇来说,这一切都是歪打正着。中学时,丁一汇最喜欢物理,报考北京大学物理系成了他高考时的钟情之选。万事俱备,体检时他却被查出色弱,当时北京大学物理系只有两个专业,物理学和气象专业。限于身体原因,丁一汇只能选择后者。那个年月,连天气预报都只有在广播里听到,而且很专业,对于天气预报和大气物理是学什么的,气象学是怎么回事,少年丁一汇也是一头雾水。“不过,能跟物理沾边应该就不错的。”
      迈进北京大学大气物理系的门槛,丁一汇再次因为色弱的问题而面临转系。摆在他面前的选择还有很多,数学、外语或其他文科专业,思来想去,还是想把天气动力和大气物理作为立身之本,他不肯转系。最后时任系副主任的谢义炳教授拿来几张天气图,指着上面的红线、绿线让丁一汇辨识,这种线不像测试色弱的图片那么杂乱无章,丁一汇顺利完成,谢义炳拍板道:“那就学嘛!还转什么系!”
      1958年五四青年节,也是北京大学校庆。“五四科学报告会”上,一位物理系研究台风的老教授的演讲,让丁一汇下定决心,将气象研究作为终身追求。再没更改,也未曾后悔。
      大学三年级时,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成立。丁一汇和其他研究方向的同学组成了这个新学系。大家都主攻地球物理,但是方向各有不同,“那时学习气氛很活跃,大家都很用功,也经常在一起讨论问题”,那是一段令丁一汇很怀念的时光,也就是在那时起,不同专业同学之间的探讨让他的视野和思路都有所开阔,专业功底也越发深厚了。大学毕业时,丁一汇考取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我们这一批研究生是新中国自主培养的比较早的一批。”在众多从美国回来的老教授的带领下,丁一汇和同学们的科研生涯正式起步。而他们,正在撑起新中国的气象事业。
      
      对话大气,季风和海洋
      
      从大气物理平流层研究,到高空风分析、季风试验、海洋预报,到中小尺度气象直到气候变化……将近半个世纪的光阴,丁一汇的研究方向几经变换,每次转弯,都是因为“祖国需要”。每一次,他都毫无怨言顶在一线。
      1963年考入中科院大气物理专业时,丁一汇的研究方向是大气平流层。这跟日常天气预报所预测的对流层变化并无太多关系。然而等到毕业时,部队里出于军事需要而要对高空风进行研究,丁一汇被派去进行高空风研究后,他在1970年又从事卫星云图和资料分析,并担任中国气象局、北大地球物理系和中科院大气物理所联合云图分析组长。五年时间里,他在中科院院士、著名气象学家陶诗言的指导下,开始在我国应用卫星云图。
      1975年8月,河南暴雨成灾,驻马店板桥水库溃坝。因为天气预报水平有限,通讯设施也不完善,损失很大。丁一汇又临危受命,和另外两名同志组成“暴雨组”。他们所发展的暴雨预报“落区法”,被评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这是建国后比较早的应对极端天气研究。
      1979年,国际组织在印度洋组织印度洋季风试验。丁一汇作为中国气候专家,进驻试验团队。差不多半年的时间里,他同各国专家一起辗转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再到新德里,完整地跟踪了一个印度洋季风周期。这次试验,丁一汇很受教益,“和各国气象专家在一起研究、试验,让我开拓了视野。”
      经过两年的赴美交换学者生活,丁一汇于1982年从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再次进入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总台,任台长和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副主任。在时任中国气象局局长邹竞蒙等领导和前辈的鼓励下“开辟新天地”,两年中他将视线锁定海洋,因为“海洋很重要”。
      转向海洋研究,是丁一汇至今为止最大的一次转型。他总是受命于国家需要的时候,而这些服从组织安排的选择,丁一汇用自己的科研足迹勾勒出建国后我国气象、气候研究部分领域的发展脉络,也为后来转向气候变化研究铺垫了深厚而广泛的基础。
      
      前瞻“气候变化”
      
      按照时下流行的说法,丁一汇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属于“被关注”。
      1980年,丁一汇在美国圣地亚哥参加美国气象学会大会,主题是“气候变化”,在那次会议上,全球气候是在变暧还是变冷,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议题被拿到桌面上研究讨论。
      虽然也在这次大会上做了发言,但是丁一汇内心里还是深受刺激。1979年10月走出国门时,国内气象学界刚刚从动荡中慢慢恢复,百废待兴。而美国已经将气候变化的科研触角伸向了感知地球变化的立体层面。当我们还在单纯地进行研究时,美国已经将“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及其对全球天气与气候系统的影响列入气候变化的范畴进行统筹研究。1982年年初,丁一汇回国,回到中科院大气物理所,从此气候变化成为他密切关注、且矢志不渝研究的领域。
      当丁一汇1986年终于走进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时,开始正式着手气候变化研究。彼时中国进行气候预测还处于传统人工阶段,表格图纸是手绘的,统计是人工计算的……在美国“见识”过先进计算机处理、定量、自动化气候预报与气候模型建立的丁一汇,内心着急而痛苦。建立我们自己的气候预测科学体系,丁一汇决心先学习先进的技术,再努力赶超。
      丁一至今提起仍念念不忘时任国家气象局长邹竞蒙和副局长章基嘉的理解和鼓励,在这种支持下,他们终于在上世纪90年代初启动了预研究。1994年,国家气候中心成立,丁一汇为首任主任,他们还得到了宝贵的2600万科研经费,聚集了700位科学家。那正是“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说法满天飞的年代,科学家是清贫的代名词。丁一汇他们也是如此,挣着干巴巴的工资,没有各种补贴,他们却拼命用五年时间建成了观测、预测等于一体的气候监测、预测和服务系统,再用三年时间调报,我国第一代气候预测模型终于“可以用了”。丁一汇说,这个项目最大的意义是填补了一项空白,在气候变化领域我们国家终于在场了。这项研究获2003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不仅如此,丁一汇还带着国家气候中心为省、地市建立了气候中心,培训了一批能从事气候服务业务的气象工作人员;他同时和气象学家、中科院院士李崇银主持了南海季风实验,也获得了成功,在国际上影响很大;他还配合中科院院士赵柏林进行了淮河水循环试验……拼命干,是丁一汇唯一的秘诀。家里他根本帮不上忙,全靠妻子和老人;生活并不富裕,他也毫无怨言,“不是物质挂帅,全 靠精神支撑”,而最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来自于他们内心的使命和责任
      这项工作对国家很重要,―定要赶超。
      而今,国家气候中心已经成立将进17年了,其对国家发展的作用也在一次又一次的气候预测结果中显现出来。1998年中心成功地预测了长江流域的严重洪涝灾害;连续四年成功地监测预测了厄尔尼诺事件,并对近几年气候趋势做出了基本准确的预测。各种动力气候模式业务系统也在不断地完善,虽然早已离开国家气候中心一线岗位,丁一汇谈到这些仍旧欣慰不已,“这作用可不小。”
      
      IPCC二十年
      
      1990年,丁一汇时任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被派往联合国。那里已经集结了近千名全球顶尖科学家,1989年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成立,他们将代表全球和各国政府,共同对地球气候变化问题的科研成果进行有效评估。
      这是人类第一次对自己所居住环境进行气候变化评估,重要性不言而喻。丁一汇是主席团成员。通过两年时间的论证商讨,《IPCC第一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及《补充报告》于1992年出炉,报告首次提出“持续的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在大气中的积累将导致气候变化”这个观念。这项报告直接促成了1994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效。
      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审核过程很严格,每次评估报告都要分别经过专家和政府的两轮审核才能进行最终讨论。而每一轮讨论都意味着连续几个不眠之夜,丁一汇记得,他们当时总是讨论到深夜甚至通宵,然后在熹微的晨光中走回房间稍微休息一会,早上八九点钟又要开始新一天的讨论了。
      评估报告形成的过程如此艰辛,丁一汇作为专家却毫无怨言。在这样的严谨态度下"最终形成的评估报告才更客观、公正、科学,可信。这是科学家的良心。
      1992年,丁一汇在激烈竞争中竞选第―工作组副主席成功。第―工作组是评估气候变化科学,负责探讨气候变化的科学问题。“当选副主席当然很重要,可以代表发展中国家发出更多的声音。”丁一汇努力为发展中国家说话。《IPCC第三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起草时,他已经是第―工作组联合主席,与英国气象专家豪顿搭档,这意味着大家更认可他的工作,也意味着更多的付出。
      2007年2月,IPCC发布第四份评估报告。这一次,已经69岁高龄的丁一汇没有参与报告评估工作,但他还是受到IPCC主席金德拉・帕乔里的邀请,成为报告第一章的合著人。“帕乔里说,他希望报告的第一章能够详细介绍气候变化发展的历史观,包括人类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演变过程。由于我参与并主持过前面三份报告的评估工作,写这些内容还是很得心应手。”
      亲历三次IPCC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形成过程,参加过许多次国际会议,丁一汇深知评估报告的通过正在变得越来越艰难。眼看着评估报告的结论越加接近各国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实质,开始真正触动利益核心,丁一汇认为,“真正的焦点在于两处:一是气候变暖,变暖了多少度;二是人为和自然原因各占多大比例,对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气候变暧,不少国家政府当然是不愿意承认的。”
      
      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在路上
      
      “气候变化是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最为严重的问题,甚至比恐怖主义还要严重。”2004年,英国政府首席科学顾问戴维・金在《科学》杂志刊发的文章中,如此描述气候变化问题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一语惊醒梦中人。气候变化对未来人类生存的影响一下子让各个国家警醒,纷纷成立气候变化应对机构。2007年1月12日,中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成立,丁一汇成为副主任委员,并连任至今。这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智囊,他们被誉为“为坐在谈判桌上的人输送武器弹药”的一群人。
      在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里,丁一汇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带着团队分析《IPCC第四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虽然历经IPCC二十年风云变幻、艰难险阻,对IPCC的立场和风格了如指掌,但是作为中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站在国家立场上对这份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的报告进行解读,丁一汇也是第一次。2008年初,丁一汇在电脑面前敲打完《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对(IPCC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评估报告》的最后一个字,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这份被盖上“秘密文件”的《评估报告》打印后被装订成册。“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是国际科学界对气候变化问题最权威、最全面的研究,代表了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最高水平,也是国际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智囊团’花了七八个月对它进行解读,分析出报告的哪些结论对中国有利,哪些结论对中国不利,这些信息在中国参加国际气候谈判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丁一汇说。
      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不再把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与GDP挂钩,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丁一汇听到就很高兴。“这是合与得的问题,现在,我们终于舍得了。”
      丁一汇认为,气候变化的因素有很多,人为可控的只是一部分,而这一部分,我们应该控制好。“现在天气预报做得已经很好了,但是气候预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想要成功,起码还得二三十年的时间。”研究了半辈子气候变化,丁一汇虽年过古稀依然合不得离开,要做的事很多,他还要继续出一把力。
      
      责任编辑 张惠清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