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教案下载
  • 课件
  • 优秀作文
  • 试题库
  • 诗词鉴赏
  • 国学散文
  • 励志
  • 名人名言
  • 黑板报
  • 文档下载
  • 酷米文库
  • 当前位置: 酷米范文网 > 名人名言 > 正文

    道德困境的经典案例【困境与选择】

    时间:2019-04-16 02:47:20 来源:酷米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酷米范文网手机站

      随着高考瓶颈的出现,中考、中招的矛盾和问题急剧膨胀,并迅速凸显出来,一时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那么,中考改革具体面临怎样的问题和困境?其根本出路在哪里?   
      一、事实求证:中考。一个制约教育改革与发展全局的严峻命题
      
      1 “学而优则考”:考试压力迅速下移
      学生考次激增:恐怕专业人士也难以数清现在中小学生考试有多少?监测考、抽查考、毕业考、水平考、升学考、择校考、分班考、模拟考、证书考、等级考等等。
      学校生源大战:在激烈的应试大战中,中考生源争夺最为突出,且招数花样翻新。随着中考填志愿的时间临近,南京各类公办校、民办校纷纷拿出免费大餐、出国直通车等法宝吸引优秀生源,不少学校竟把招生宣传对象扩大到初二学生身上。据了解,2005年南京市初中优秀毕业生生源仍然偏紧,九成市区考生都有较大把握升入普通高中。为数不多的优秀生源成为各类学校争夺的“香饽饽”。一些名校早已不满足南京市内生源,纷纷将招生范围扩大到全省。某中学面向全省招生的“实验班”只招几十人,却吸引了500多人来报考,报考者多是各级竞赛得奖的尖子生。而另一则消息称,该校还准备扩大高中阶段的奖学金额度,以吸引更多的考生报考。由于优秀生源紧张,南京不少民办校今年也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优秀学生。一所在南京小有名气的民办学校宣称,在今年的高一学生中组成留学生班、大专班、研究生班等时髦班级。该校承诺,在留学生班的学生均可以选择到国外大学就读,学校负责为其联系;而在大专班学习的学生即意味着学校为学生高考成功“买了保险”。其他一些民办校也亮出免费大餐,一般是排名在全市前茅的“尖子”进校不但不收建校费,就连学杂费也全免。专家预测,中考生源战将会越打越激烈,各校将会从硬件到软件全方位地进行打拼,中考竞争的激烈程度胜过高考。
      
      2 重压之下:素质教育遭遇严重冲击
      笔者注意到,近年国家单就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法规文件近50个。但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面临升学的压力,都不敢掉以轻心。一位家长道出心声:目前,各类升学考试仍“以分数论英雄”,学校“减负”有可能导致孩子应试能力下降,影响孩子的考试成绩,影响孩子的一生。还有甚者,某教师在学期末的家长会上,哭着向家长保证,再也不给学生减负了,恢复课后辅导。
      与此相对应,中小学生厌学问题突显。据北京的调查数据,目前中小学生的厌学率达到了30%。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一课题组对两所中学的调查显示:59.3%的学生有厌学情绪。光明日报曾报道,某省近两年普九巩固率出现大滑坡,初中辍学率高达24.5%。一些学生把星期一称为“走向深渊”,把周末称为“胜利大逃亡”,更有的学生视学校为“牢狱”,坐在教室如同“受刑”。一半多的学生过早地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这是当今的考试制度的第一大硬伤,是教育难以立命的真正根源。
      
      二、政策建议:回归考试之根本。解放教育生产力
      
      2005年,对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有着特殊的意义。整整在100年前,中国“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彻底废除了,中考改革在500多个课改实验区展开,高中课程改革实验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善政不如善教,善教贵在善考。二战后物质文明高速发展,而精神危机日益突出,努力培养适应未来生活的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方向。美国自1983年公布《国家在危险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18年后,尽管有不少研究和材料认为美国公立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取得很大进展,但布什在宣誓就任总统后的第2个工作日,就制定了联邦政府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新政策,《不让一个儿童落后(No Child Left Behind)》。布什总统在序文中明确指出:“如果我们国家不能履行其教育每一个儿童的职责,我们就可能在许多其他领域失败。但如果我们成功地教育了我们的青年,那么许多其他的成功就会在整个美国和我们公民的生活中随之而来。”在我国,素质教育遇到挫折,课程改革坚冰待破,而这两者又都困于中考瓶颈。中考改革到底怎么改?制度突破和技术接轨是当务之急,也是转型期教育综合变革的重要标志。
      1,中考改革已到了“制度突破”时。教育评价改革乃是世界性难题。综观各国改革实践,究其共性,教育评价与考试改革乃是一条明显主线。目前,中国的考试制度已被驳斥得遍体鳞伤,考试脱离其本源精神,变成了令国人顶礼膜拜的、决定人们命运的新科举。建国后我国进行了数次教育改革,其中考试改革都是重要内容。为什么收效不明显?根本问题是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科学的、高信度和高效度的评价指标体系。这也是素质教育出现波折,应试教育出现反弹,课程改革局部出现“空洞化”的根源所在。任何一项变革,都涉及到观念、理论、制度、行为多个层面,热于理念,疏于制度,怠于操作,理论迟迟不能转化为实践行为,必然容易造成混乱和迷惘。中国的评价与考试改革,已经到了制度文化建设阶段了,这更需要决策者的政治智慧。  2 关键是着力探索和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教育评价是教育政策的核心,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和反思教育评价问题。从教育的基本功能出发,根据联合国有关文件,笔者认为学生学习成就评价应突出五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幸福感是否提高了,二是学生是否学到了相应的科学态度、方法、思维;三是是否学会了与人沟通、交流及自我调适,四是是否学到了进一步学习、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五是学生潜能是否得到较好的发展。显然实现上述目标还任重道远。在现行体制内,教育评价与考试改革的基本方向,应以选拔为主,实现选拔、监测与导向功能统一的系统工程。建立有利于评价改革的社会心理氛围,让各种教育力量参与到评价改革中,建立评价改革激励机制。在人事、劳动和教育部门之间协调人才观和人才标准,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之间协调评价观和评价手段,在领导干部和社会媒体当中协调政绩观和对教育的导向。但现实是,当我们试图通过改变考试科目设置和调整命题方式来检测学生的能力水平的时候,发现教学活动采取了与初衷相违背的对策;当我们试图在考试成绩之外,提出对学生思想品德和参加社会实践的鉴定要求时,我们会发现不高的社会诚信度已对评价的公平产生了严重的干扰。重中之重是在考试技术上突破,如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首先解决好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内容、评价结果的分析、解释、呈现、评价结果的使用等问题。特别是要重视研究和借鉴美国SAT考试、英国A-level考试、德国招收“优秀头脑”的三结合考试技术。着重解决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改变分数优先的决定模式,用毕业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和综合素质作为基本框架,根据各地、各招生学校实际,考察学生的领导才能、外语水平、社区服务经验、综合实践、专长等。各地在教改实践中也有一定的尝试。  3 核心是“以斯道觉斯民”回归考试之根本。考试是什么?看似一个极为简单的问题,却一直困扰我们许久许久。上到专家学者下到黎民百姓,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教育的“期望”:改变身份者有之、升官发财者有之、改善生活者有之、实现理想者有之。当我们回到问题的原点时,思路一下子通畅了。从幼儿园到大学我们可以发现知识、原则、信条、试卷、分数等等,但是我们就是难以发现人,难以发现人的创造性。学校教育,本质上是要让学生过一种更有目的、更有价值的学校生活。教育评价,本质上为学生创设一种促进其素质不断生成、发展、提高和完善的环境;考试,本质上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社会位置和幸福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说,检验考试制度文明程度的唯一标准,是看它是否使人们更自信、更智慧、更幸福、对学校更有兴趣,使社会更有朝气与活力。
      4 立命之本是实行教育评价与考试的“民间化”。当今的中国社会,市场已经介入教育领域,如何规范和调节教育评价行为,政府和市场在教育领域中构成了怎样的关系,应如何发挥各自的作用等已经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多元化的、更灵活的教育制度必将替代现行的选拔性教育制度:向每一位学习者提供更多的发展可能性,向不同需求的人提供更多选择的可能性。因而,在考试上,政府也必须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按今天的社会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在考务社会化的基础上,应该继续推进命题的民间化,评价机构的专业化,考试服务的市场化,政府领导考试,退出考务,还政于民,确认学生、招生学校、考试机构的法人和市场主体地位,完成“从身份到契约”的历史转型。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