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教案下载
  • 课件
  • 优秀作文
  • 试题库
  • 诗词鉴赏
  • 国学散文
  • 励志
  • 名人名言
  • 黑板报
  • 文档下载
  • 酷米文库
  • 当前位置: 酷米范文网 > 名人名言 > 正文

    用情 [用情创新人物报道]

    时间:2019-04-11 02:20:26 来源:酷米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酷米范文网手机站

      2011年4月15日,《大河报》以5个版的篇幅强势推出科技人物报道《中国矮败小麦之父》。随后,河南日报在头版进行转载,河南电视台根据《大河报》的报道做了一期专题。   写人物,以这样的规模去做,尤其是被《河南日报》转载,在《大河报》还是首次。而这样的人物写作,也具有开创意义。稿子刊发后,好评如潮,许多读者致电本报,称是难得的一篇好文章。这说明,《大河报》这样的人物报道形式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同、肯定。综观本篇报道,就如何写好科技人物报道,我们归纳出三个要点,以供大家商榷。
      融进去,以扎实的采访占有新闻资源
      采写科技稿,不能以常规方式来处理,在以前,采写这样的稿子,似乎形成了定规:简单一问,资料一拿,回去写稿。但也正是这种惯性,使得不少科技报道远离了普通读者的生活,读者不爱看。但是对科技的好奇和陌生又使不少读者渴望了解更多的知识,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思路,积极融入要采写的报道,这也是做好科技报道的重要前提。
      提前补课,进入采访对象所创造或者研究的科技世界。科技报道要克服的第一关就是专业性强的问题,怎么化专业为日常大家都能明白的道理,需要记者在学习之后发散思维,找到相近、易懂的新闻点。接触到刘秉华之前,和很多人一样,我们对小麦育种知识所知甚少,所以我们开始补课。《遗传学》、《细胞学》、《作物改良理论与方法》甚至大作家让・雅克・卢梭的《植物学通信》也拿出来阅读,大家在提前学习中认识了报道中涉及的专业性很强的词汇和原理,在写作时就会设法避免艰涩,找替代物,让读者在阅读时轻松、易懂。
      积极融入,对采访对象所从事的事业做初步的了解。采访学上讲究尽可能走到、看到,自然有它的道理,不走到、不看到,总有隔靴搔痒之感,很难把人物立起来。了解采访对象所研究的领域是走入他们科技世界的一个通道和前提,要写活报道,还原事实,还要尽可能多地“占有”他们身边的资源,如他们生活的环境、身边的人和所有同这项事业有联系的事物和人。在《中国矮败小麦之父》的报道中,为充分挖掘故事,掌握更多信息,我们提前制定了一个采访线路:新乡――刘秉华的矮败小麦种植基地,他的助手、当地党政领导等与他相关人物的采访;鄢陵――他的故乡,他的现有亲人,他生活过的地方,他小时的玩伴等与他有关人物的采访;北京――中国农科院他的矮败小麦试验田,他的助手杨丽,中国农科院院长翟虎渠等;山西高忠丽――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发现人――矮败小麦的诞生太谷核不育小麦有着大功。事实上,很多的采访看来都是无效的劳动,比如对北京近郊种麦户的采访、比如对他的员工的采访等,他们几乎都没在稿子中体现,但这是必需的,他们以隐形的方式,存在于稿子的始末,成为支撑整篇报道的一种精神力量。
      善于诱导,让采访对象讲述自己的故事。这篇报道的主人翁刘秉华教授是有着大智慧的人,但所有与他接触过的人,几乎众口一词,认为他是个不爱说话的人,尤其不爱说自己。但接触到他的那一瞬间,我们感到,事实上并非这样。他也有倾诉的愿望,只不过没有特定的氛围,没有诉说的语境。对话交流是要对等的,要想让他开口讲话,还是要走进他研究的世界,懂他研究的世界。这样,前期的准备起了大作用,一旦提到他的矮败小麦,他的兴致便来了。这个时候,刘教授便滔滔不绝。于是,一系列与他的事业、生活有关的故事自然而然地被记录,一个鲜活的、可感的、让人感动的孜孜以求、坚持不懈的老科技专家的形象自然形成。
      跳出来,以创新的写法打破常规印象
      写作科技人物稿件,往往容易落入俗套。普遍的写法是,稿子开始就是工作简介、人物简介,加上人物的几件事,于是万事大吉。但反观普利策奖推崇的人物报道,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如记述波音757、767研制过程的《让它飞起来》,记述爱德华・欧文・科克的《抓住大树使劲摇撼》,表现技术亲情的《裁判的儿子们》等,他们或以悬念开头,或以突进切入,正是因为有了好的开头,才使得整篇报道显得味道十足,引人入胜。但简单重复这些已有的模式,同样又会陷入新的俗套。
      怎么开头,怎么布局,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几天的焦灼、期待、亢奋、挣扎之后,终于有了思路,既然他是以矮败小麦成就了自己,何不就写他创造矮败小麦的过程?人的一生,经历的事情、可写的事情有很多很多,要详述起来既冗杂又繁琐,很难有人会耐得下心读下去。就写他创造矮败小麦,这是他一生唯一干的一件事,足矣。
      这样的开篇由浅入深,按照事物的逻辑发展组织材料,用易于接受的开篇阐明整篇文章的主题,避免了大而全的传统成就报道的模式。其实,创新是每个新闻报道者不变的追求。创新在新闻报道中贯穿于各个环节,不只是新思想、新问题、新经验,意境上别开生面,立意明确,观点鲜明。最好从细节入手,在报道中见人之未见,不同凡响,不炒冷饭,不人云亦云。于是文章开头就写矮败小麦,简单介绍矮败小麦,但这种介绍必须是自己的语言,力避公式化、概念化,要不就会陷入干巴、无味,让人味同嚼蜡。
      为提炼这样一个开头,也真是煞费苦心。首先要真正懂得矮败小麦,懂得之后,还要找到自然界与它相对应的更为形象的东西。矮败小麦牵扯到遗传学、细胞学、比较学等学科,但又不能简单地堆砌这些知识,要形象化、具体化。为此,我认真阅读了卢梭的《植物学通信》、《作物改良理论与方法》。我也常常跑到麦田里,一蹲就是好长时间,听风、听麦,找刘教授蹲麦田的感觉。其实,植物也都是有灵性的,之所以人们无视它的存在,是因为人们没有找到与它对话的平台。换位思考,用刘教授的方式同麦田交流,慢慢地,感觉来了。看到小麦、实验室便如同朋友般亲切,就把枯燥的、难读的科技语言转化成了形象可感的生活语言,读来鲜活、有味。
      感知后跳出来,更容易把握框架和文字的基调,积蓄的情感和素材也会信手拈来,打破传统思维,写出创新的报道。
      慎切入,以全局的视角实现张弛有度
      矮败小麦,是国家战略,刘教授付出了毕生的心血,要在万字以内表现这项工程,又要展示教授复杂的人生和心理,就需要精心选择和布局。
      采访到的内容有很多,最终我只选择了其中的几个关键点。就矮败来说,基因定位是基础,这是所有下一步工作的基础,所以我写了它的成功过程;矮败小麦第一株的创造,是下一步的重点,我就写了第一株的发现。这样,整篇文章就显得条理分明,张弛有度。写人物报道切忌散和乱,大导语套小导语,或者只是事例堆砌,罗列现象,这样容易使读者不得要领,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选择关键点,使主题集中在事物或者事件本质特点上,把报道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作为前提,才能反映出人物的气息和精神。
      关于他个人的生活,大家了解得不多,包括他的助手、家人,但又不能不写,反复问、反复谈,我们终于了解到这一个细节,矮败小麦得了全国大奖,但他病倒了,他要做手术的时候,除了助手杨丽,其他人都不知道。这一点很让人心酸,也会引起读者的共鸣,这个细节彰显出刘秉华的个性,这种个性恰恰是成就他矮败小麦世界的潜在力量。写到这儿时,笔者落泪了,笔者终于懂得了,刘秉华为什么能成为刘秉华,他伟岸又平常,平常又伟岸。“记其行而明其心。”这是一个忠于自己事业、顾全大局的好专家,从这件事切入,会令人肃然起敬。人物报道不是依靠抽象的空洞说教,而是完全通过富有人情味的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征服读者。
      一个高度自然来了:
      实际上,矮败小麦才刚刚发力。
      已故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绿色革命之父”布劳格先生被人们记住,是因为他让小麦增产,从而挽救了很多处于饥饿中的人的生命,从而被誉为“养活世界的人”,现如今,刘秉华也在做着同样的工作。他的创造,对人类来说,潜力更为巨大,巨大到无法估量。所以,刘秉华,他也是一个值得世界记住的名字。
      布劳格去世后,他的子孙发表声明:“我们认为,他的一生是改变他人命运的一生,是为人类谋福祉的一生。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我要伸手去摘星,即使我们永远不能碰到星星,但只要坚持不懈地追寻。最终我们将发现,通过努力我们也能碰到一些星尘。”其实,刘秉华何尝不是这样的摘星人?
      本篇报道的结尾部分,我们想写出一种隐含的感动和震撼。选择布劳格先生作为切入点,是因为两人有共同之处,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是自然的事情,而以布劳格先生的高度来为人物的升华做奠定基础,也是自然之举。这样的切入容易让读者接受并引发深层次的思考,真实、相近、衬托、升华,读者自然就会形成一种连锁反应,而人物的形象和其散发出的光辉便很容易地深入人心了。
      (作者单位:大河报社)
      编校:董方晓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