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教案下载
  • 课件
  • 优秀作文
  • 试题库
  • 诗词鉴赏
  • 国学散文
  • 励志
  • 名人名言
  • 黑板报
  • 文档下载
  • 酷米文库
  • 当前位置: 酷米范文网 > 励志 > 正文

    “拼搏三十年实现中国梦”

    时间:2020-02-15 09:23:04 来源:酷米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酷米范文网手机站

    “拼搏三十年 实现中国梦”

    前 言

    昔日,我曾提出三十年内中国经济腾飞的“五个要”,被世人笑为“做梦”、“天方夜谭”、“绝不可能”。可事实,全世界都瞩目,不到二十年中国就实现了“五个要”,中国经济就已经开始腾飞起来了。
    今日,我又要提出一个让人们意想不到的预言:“拼搏三十年,实现中国梦”。所谓中国梦,当然是好梦,凡是中国人都想。但关键是如何来实现这个梦。我可以断言,如果政府能按我这里提出的设想去做,只要三十年中国梦就能变梦成真。
    我是中国云南大学地球科学系教师,至今从事“天文、气象、地震、地理、天地生”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已有48年。因教学科研成果突出,于1986年提升为云南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并于1988年3月以国家教委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日本国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与日方教授协作共同研究有关灾害性气候方面的课题。预定出国时间为一年,因研究论文要在日本全国气象学会会议上宣讲而延迟至1989年6月回国。本人于1965年南京大学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太阳研究室从事天文方面的研究工作,至1972年主动要求调至云南大学气象专业任教,其间亲身经历了四清文革运动,当过四清工作队员、当过红卫兵,当过工人、农民和省政法干部,深知工农之疾苦,并对党的伟业抱以极大关注。自1972年起,本人在完成教书育人工作之外,倾全力于我国的灾害研究,从天文到气象再到地震地理以至人类的疾病,涉及到天、气、地、人四大领域。教学方面:讲授大气物理学基础、天地生相关学、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人工影响天气等课程。科研成果方面: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一项、厂校合作科研项目一项;
    获云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四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二项;
    在国家一、二级学报及专业性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本人均为第一作者)、日译中译文一篇;
    出版发表学术专著三部(其中一部为独著、两部为合著)。还有两部独著有待出版发表。特别是在预防冰雹灾害的仪器研制方面及紫外光电探测器的应用研究方面有所创新,本人为课题负责人先后获得了两项云南省科技成果奖及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我个人之勤奋努力,不断进取,其目的与千千万万像我一样的人的心愿一样,无非是在于希望我们的国家迅速强盛起来,摆脱几十年乃至几百年来中国贫穷落后的状况,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1988年8月,我在日本生活、工作了5个月,从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到的,加上研究了当时日本刚出版的“日本的100年”中的数据,心中感慨万分,因此写了一篇题为“日本为何发达 中国如何腾飞~试论中国富民强国之国策~”的文章,然后请回国的中国留学生带到中国,分别邮寄给中国国务院办公厅、云南省委和云南大学学报编辑部。前两处不知收到没有,反正云南大学是收到了,但云大学报编辑部负责人告诉我这篇文章他们不敢发表。
    在“日本为何发达 中国如何腾飞”这篇文章中,我提到: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劳、最勇敢、最智能、最奋发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具悠久文化和文明历史的民族。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英明伟大的政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目前世界上最优越的社会制度。但是具有世界上“八大最”的中国为什么至今不能腾飞,仍然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大国,而战后同样十分贫穷落后的小国日本,却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富裕的、先进的工业强国。我到日本几个月以后的今天,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发现了原因之关键所在。
    我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中国经济腾飞的“五个要”,即“物价要翻四番、工资要翻五番、货币要改革、能源要改革、教学科研经费要翻六番”。当时的中国人,也可以说是全世界的人,谁也不会相信30年内中国能做到这“五个要”。可如今2013年,才经过了25年的中国怎么样?!与1988年相比,中国的物价何止翻了四番(上涨16倍);
    工薪阶层的工资何止翻了五番(提高32倍);
    大学的教学科研经费何止翻了六番(增加64倍);
    货币改革主要是指日常生活和交通运输中广泛采用自动化,如今手机、自动售票机等已普遍应用;
    能源改革主要是指大力发展水电和利用太阳能等,如今也已大为改观。这些都是众所周知、有目共睹、不必多说、亲身体验的现实。

    近日,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心中更是感慨万分,因为振兴中华早就是我期盼的梦想。早在十几年前,我在《中国世纪专家传略》的新世纪寄语中提出“21世纪中叶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情系中华~》对海内外杰出人士的爱国宣言中提出“全世界中华儿女联合起来,为实现中国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努力奋斗!”、在《中华徐氏通鉴》的个人手写献辞中提出“全世界徐氏儿女联合起来为实现中国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而勇于创新、努力奋斗!”时至今日,现在全国人民天天都在谈论着中国梦,作为地球科学专家学者、专门从事研究地球之迷的我,其心情尤为激动。
    中国梦虽好,但要实现中国梦必定困难重重,需要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中华儿女为之而尽心尽力、攻坚克难、艰苦奋斗。为了尽快实现中国梦,我要向世人提出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观点,要为政府提供四大国策。这四大国策就是:一快一慢、先下后上、一毁一造、先防后救。
    一、中国梦是一个什么样的梦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人民的梦、民族的梦。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梦、全中国人民每一个人的梦、全世界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梦。广义说,中国梦不仅仅是属于中国人民的,也可以说是属于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
    几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戮力同心,接力奋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正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这为21世纪实现中国梦奠定了美梦可以成真的历史大台阶。
    以中共中央十八大、十二届全国人大、十二届全国政协大会胜利闭幕为标志,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新的历史征程也就开启了。实现中国梦,道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
    所谓中国梦,简言之,就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几百年以来最迫切、最伟大的梦想。
    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仅仅是中国梦的一部分;
    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是中国梦的第一要义;
    社会和谐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是中国梦的根本目的;
    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是中国梦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现代文明开启的新里程;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是中国梦的终极追求。

    如今,我国经济总量虽已居美国之后跃居世界第二位,2012年GDP达到8.36万亿美元,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而美国2011年的GDP为15.07万亿美元,且中国的人均年GDP收入6194美元,约为美国的1/10。中国虽然在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茶叶等农产品和钢铁、煤炭、水泥、电视机、棉布等主要工业产品方面的产量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但因人口众多,中国人均资源的拥有量还相对贫乏,广大山区还有不少贫困人口。因此,中国要赶上并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的第一经济强国,还要靠全国人民持续艰苦奋斗、全力拼搏几十年才能实现。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一个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美好前景,它更需要全中国人民奋力拼搏才能实现。
    众所周知,中国有句老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30年前日本是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现在美国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是第一强国。我预言再过30年就要论到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全世界中华民族儿女团结起来,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奋力拼搏30年,综合国力再翻两番,就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能实现中国梦,中国就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第一军事强国。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脚踏实地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奋力迈上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中国如何在三十年内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的梦想而奋斗,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习近平主席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他还用了“三个必须”来指明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传承发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以13亿中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政府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政府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他还称,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根据世界上大多数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由于城市化的发展和消费结构的升级,都经历了重化工的过程,都经历了资源需求的快速增长,能源和大宗矿产资源消费量迅速增加,其增长率高于GDP的增长率,以大量消耗资源建立起工业化社会的经济基础。近十年来,我国也经历了重化工的发展过程,也呈现出矿产资源消费迅速增加的趋势,表现出与发达国家在快速工业化阶段相类似的规律。由于我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状况,资源的不足和环境的约束将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探明可采的化石能源,以及铁、锰、铬、铜、铝、钾盐等大宗支柱性矿产资源储量,与未来20年的需求差距巨大,供需缺口持续扩大,对国际原材料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同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大气污染严重,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造成大气质量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并且没有对煤炭利用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烟尘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的90%、氮氧化物的67%来自于燃煤。此外,采矿(尤其是煤炭大规模开采)造成了国土资源的严重破坏,水资源破坏、机动车快速增长也带来污染的加剧。中国要满足小康社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必需在保持经济增长和能源发展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明显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能源、水资源、钢铁,以及有色金属(铜、铝、镍、铅、锌)等资源,中国人均资源的拥有量相对贫乏,将成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性的制约因素。因此,中国应特别关注这些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废弃物的排放等。
    要解决上述制约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问题,首先就要解决能源问题。在全国逐步减少使用燃煤而改用电能这是一条最好的解决途径。电能是使用最方便、最安全、今后将是最廉价的,也就是最好的绿色能源,而且由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得到的电能是大自然无偿赋予人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而由煤炭、石油、木炭、铀等得到的是愈用愈少、对人类的危害愈来愈大的污染能源。
    中国梦是一个好梦,人人都想变梦成真。现在上有党和国家领导人坚强正确的领导,下有全国人民的真心拥护,这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证。但实现中国梦,还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的时代精神。还需全国人民马上行动起来,尽心尽力,献计献策,群策群力,让中国梦尽快变成现实。
    在这里我向中国政府提出四大国策,我坚信中国如能快速实施这四大国策,一定能在三十年内实现中国梦。
    我提出的四大国策就是:一快一慢、先下后上、一毁一造、先防后救。所谓一快一慢,就是倾全国之力快速发展绿色能源,而慢速发展污染能源。所谓先下后上,就是优先发展地下的空间,而后再发展天上的空间。所谓一毁一造,就是逐步毁掉所有荒山的杂木林,全部改造成各类果树园或经济林。所谓先防后救,就是对各种自然灾害要先防患于未然,后再实施有效救助。
    1、实现中国梦,要倾全国之力快速发展绿色能源
    所谓一快一慢,就是倾全国之力快速发展水力发电等绿色再生能源,而慢速发展火力发电等污染能源。中国要腾飞,能源要改革;
    要实现中国梦,绿色能源更要快速发展。

    能源是万物生长之源。万物生长靠太阳,经济腾飞要靠能源,实现中国梦更要靠能源。能源是生命的动力,是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动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国防建设发展的动力。因此能源的问题一定要设法解决。就目前我国的能源供应状况而言,虽比25年前要好得多,但还是远远不足的。试想一到用电紧张时期,某些大工厂要停产,一些大城市中一到晚上还要分片停电,因停电有时还要停水,给人们以很大的不安定感,还有些地方因缺乏电力灌溉而农田缺水,造成严重旱灾。这样的状况持续下去的话,中国梦能实现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么,为什么要快速发展绿色能源,而慢速发展污染能源呢?哪些能源是属于绿色能源或污染能源呢?中国现有的能源状况怎么样呢?绿色电能有哪些优越性?中国实现中国梦需要多少绿色电能?下面就来谈谈这些问题。
    (1)水电是大自然恩赐予人类的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的绿色能源,要快速发展。
    中国能源改革之重点,应该充分利用中国优越的自然条件,优先地大量开发自然水力资源,这是最根本的国策之一。利用流水所蕴藏的能量生产电能的过程叫做水力发电。水力发电站是利用水位差产生的强大水流所具有的动能进行发电的电站。有些水电站除发电所需的建筑物外,还常有为防洪、灌溉、航运、过木、过鱼等综合利用目的服务的其他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的综合体称为水利枢纽。
    水力发电就是利用水力(具有水头)推动水轮机转动,将水能转变为机械能,再在水轮机上接上发电机随着水轮机转动便可发出电来,这时机械能又转变为电能。水力发电在某种意义上讲是水的势能变成机械能,又变成电能的转换过程。在一个典型的水力发电站中,水库中的水经泵压流进水力涡轮机,使涡轮机转动,涡轮机再带动发电机来发电。水电站如下图所示。

    湖南沅陵 凤滩水力发电站(81.5万千瓦)

    水力是无污染的可再生资源,用水力资源发电可以节约大量资源量有限的煤炭、石油等能产生污染物的矿物燃料。水力资源成本比较低,水电站设备使用寿命也比较长。
    我认为水力发电就是第三类永动机,水电是最经济最有开发前途的绿色能源。从热力学的观点来看,人们已论证过第一类和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一类永动机的特点是不需要消耗任何能源就可以永久不息地作功,第二类永动机的特点是自动地消耗低温热源的能量而让高温热源作功。例如水自动地倒流到高处,再由高处向低处流时作功(如发电)而外界不发生任何变化。这两类永动机都违背热力学第一或第二定律,因此是不可能成功的。而水力发电利用自然界中水的天然循环系统,由太阳能把海洋中的水蒸发到大气中,由大气环流把水汽输送到大陆上空发生凝结并降雨,最后变成水资源和水力资源。这一水分的循环过程属于自然过程,利用的是自然力,它不违背水由高处流向低处的单向性。因此第三类永动机,也就是利用水力资源发电并不违背热力学第一定律或第二定律,因此是可以实现的,而且早已成功了。
    水力发电利用自然力加上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就成了第三类永动机,而永动机是人类梦寐以求想实现的,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弃永动机而不用或少用,而是更应该大大地想方设法推广应用。
    (2)绿色能源或污染能源的种类
    地球上的清洁可再生绿色能源除了水力发电之外,还有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地热发电等等,它们也都是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目前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在国内外都已开始应用。只是太阳能发电因成本太高,还不宜推广应用,而风力发电虽风电价比水电价高但也已经到了推广应用的时代。
    地球上在生产能源的过程中,对人类生存环境产生大量污染物的污染能源有火力发电、原子能发电(核电),垃圾发电也属于火力发电。它们需要消耗煤炭、石油、或铀,其全球产量终归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用完的,且是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染物的能源。燃煤发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尘,造成周边地区严重的大气污染,出现频繁的烟霾天气和酸雨等。大气污染严重影响交通运输、作物生长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因此燃煤发电终将被逐渐淘汰。原子能发电对人类也存在潜在的核辐射威胁,历史上的教训已很多。
    当然,作为能源,地球上除了电能之外,还有水能、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能、潮汐能、化学能、有机能(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氢气、沼气、酒精等一切生物能)、无机能、动能、势能、热能、机械能等等。如风车、水车、温泉、煤气灶、沼气灶、太阳能热水器等在日常生活中已有大量广泛应用。我在这里所探讨的能源主要是指电能。
    (3)中国各类能源发展的现状
    在我国,水力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最大的能源宝库,例如长江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流砂又少,对水力发电提供了最优惠的条件,但至今开发利用还很少,主要是修筑江河提坝的技术困难比较大一点,但它还可以起到防洪抗旱的作用。只要国家高度重视,集中投资更多一点,选派强有力的技术施工队伍,我想要征服长江天险也并不是太难的。再说位居世界第一的装机容量达到1820万千瓦和年发电量达到847亿千瓦时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都已在2006年5月20日全线建成。此外,长江的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如雅砻江、嘉陵江、沅江、汉江、湘江、乌江等),还有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黄河、红河等都有极其丰富的水力发电资源。这些水力资源只要大力开发起来,就能永久地解决中国的绿色能源问题。
    中国装机容量50万千瓦以上的水电站有:三峡、葛洲坝、二滩、李家峡、小浪底、荒坪蓄能、明潭、白山、漫湾、水口、大朝山、天生桥二级、龙羊峡、岩滩、广州、蓄能一期、五强溪、隔河岩、天生桥一级、刘家峡、万家寨、明湖、
    丹江口、安康、十三陵蓄能、丰满、龚嘴、宝珠寺、新安江、乌江渡、水丰(中
    朝共有)、鲁布革、铜街子、棉花滩、莲花、东风、东江、万安、凤滩等等。但与中国的火力发电站相比简直是太少太少了。
    中国目前的水电发展状况并不乐观。据称在生态和移民等问题的舆论压力下,中国的水电产业曾匍匐多年,动弹不得,愁闷不已。一家踞于西南的大型水电企业甚至“八年之内不发一声”,只能择机而行。“十一五”期间,大型水电项目核准几近停滞状态,以至于到2010年,5年周期的规划目标尚有70%的空缺。直至2010年底,主管部门对水电项目的审批开始解禁,隐匿于金沙江、雅砻江、黄河上游等流域高山深谷中的水电项目陆续开工。对照“十二五”水电发展规划5年开工1.6亿千瓦装机容量(含抽水蓄能)的水电投资规划,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容量3200万千瓦。若按目前的发展速度,仍难达到总体目标,若综合各种要素测算,未来三年水电年均投资额将超过2000亿元。从资源储备的角度看,目前中国水电资源开发程度为24%,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60%的水平,未来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我国水电设备的国产化在整个能源领域里占的比例相当高,无论是大型水轮机,发电机,还是保护、控制设备,都是自行生产,基本走的是自主创新的路子。大型水电机组由于行业壁垒高,竞争力度小等因素,盈利能力远远大于小型水电机组。未来的水电市场将会形成以大型水电项目为主,中小型水电项目为辅的格局。我认为在中国中西部地区落差较大的深山峡谷中,利用天然河流的水源,建设径流式梯级中小型水电站集群,就能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落差大的河道每隔几公里就可建一个水电站,则既省时又省力还省资金,虽每个水电站的装机容量只有1~25万千瓦,但集群水电站的发电量就相当可观了。
    据专家认为,火电在我国电源装备中占有主要地位的状况还将在较长时期内存在。2009年底,全国火电装机容量6.51亿千瓦(其中煤电5.99亿千瓦),占全国电源装机容量的74.49%。中国五大发电企业为: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2011年全国原煤产量为35.2亿吨,其中火力发电行业消耗原煤约为16亿吨左右。因此火力发电污染严重,火电工业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污染排放产业之一。
    虽然现代电力工业的发展状况是一个国家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之一,而核电技术的发展程度则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该国高新技术水平的高低。但是有个高的名誉是不顶用的,关键在于是否值得去发展。目前国家已制定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各地正在积极响应规划建设核电站。一旦该规划获批,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预计将达8600万千瓦,年均增长21.24%。目前在建3000万千瓦,在建项目有24个核电机组,基本分布在沿海地区。由此未来10年的新建核电装机容量将超过过去30年的总和。届时,核电装机容量在电力总装机容量中的比重将从目前的1.1%提高到5%,发电量占比也将从1.99%提高到8%左右。到2020年,我国核电建设总投资将达到7500亿元。核电虽好,日本60%的电能都来自核电,但是核泄漏造成的核污染事故在世界上时有发生,因此它也是一种污染能源。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1~4号机组,因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而发生核泄漏事故,造成严重的核污染事件至今还留有后患,让人心有余悸。
    我在这里要郑重提出的是,一定要修改国家的电能发展计划。就是要缓建、慢建、逐步改为不建并淘汰火力发电站和核电站,因为火电、核电是会产生污染的,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
    而要倾全国之力发展绿色能源,把投资重点转向水力发电站等绿色电能的建设。

    风力发电是一种主要的风能利用形式,风力发电相对于太阳能发电成本更低,相对于水力发电对环境破坏更小,风力发电也是当今世界电力发展的潮流和趋势。风力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通常风力发电的有效风速为3~25m/s。风能将成为21世纪最主要的没有公害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动力之一,虽然目前全世界风电装机容量仅约3亿千瓦,中国各地虽有许多但只有小型的风力发电站,但中国已具备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条件。对于中国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是非常适合、大有可为的。中国蕴藏着极其丰富的风电资源,风能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中国中西部地区及海上有着丰富的风能资源。沿海可利用海陆风,山地可利用山谷风,特别是利用地形对气流的狭管效应所造成的峡谷风(或称穿堂风),例如:乌鲁木齐雨季的东南风超过20米/秒、辽西走廊的偏南大风、台湾海峡的偏东北风、云南大理下关市冬春季的偏西大风,它比周围地区的风速大得多。这些都是值得很好开发利用的风力发电资源。

    新疆的风力发电站

    至于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地热发电等等,它们虽也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但目前的开发应用相当有限。太阳能在地球上有最丰富的能源储备量,太阳能热水器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利用太阳能发电目前还极其有限,太阳能发电的推广应用还有待专家们进一步大大提高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率,否则因成本太高而不适于大量推广应用。
    (4)绿色电能是最理想的能源,要实现中国梦还需翻五番
    电能应当成为将来在我国应用最主要、最广泛的能源。因为它成本低,使用方便,功率大小可以任意方便地调节,更重要的是它没有污染物产生,这为当前特别是将来人们最关心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最理想的解决办法。若采用其它能源,如煤炭、煤气、石油、煤油、柴油、木柴等等,则随着工农业的高速发展,高度发达,必然带来大量的污染物,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水质污染,严重地破坏人类的生存条件,极大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最终解决能源问题,必然要向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进军,而水力发电将是当前最理想的能源,投资建成水电站以后,配以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就成了第三类永动机,则将是一劳永逸,一本万利的好事。热切盼望我国领导人能依此迅速作出决策,首先倾全国之力投资于水电站的建设,在全国大力开发应用水力发电资源这种绿色能源;
    而减少、限止火力发电站、核电站等的投资,并逐步弃用这种污染能源。日本福岛核电站的核泄漏核污染事故理应引为严重教训,因为某种偶然性内孕育着必然性,各种各样毁灭性的灾难如天灾人祸(地震、台风、龙卷风、战争、人为事故等等)都有发生的可能性。

    实现中国梦,就要逐步淘汰污染能源,而全部使用绿色电能。绿色可再生电能的开发,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充分呢?
    中国在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其中包括台湾地区的23162123人),即在201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就有13.47亿人口,共有家庭4.02亿户。如果,不用煤炭等污染能源,全国每个家庭都用电来做饭做菜、冬天取暖、夏天防暑,加上家用电器,包括空调器、电冰箱、热水器等等在内,每户每年约需使用1万度电。全国约有4亿户,则全国家庭用电每年需4万亿度绿色电能。
    为了尽可能地减少大气污染,不让雾霾、烟霾、灰霾、尘霾等污染物影响交通运输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就要淘汰火力发电厂,大力发展水电厂,禁止使用有机物当燃料和取暖,所有的机动车辆都改用电动的,如火车、汽车、摩托车、轮船都要电气化。
    2010年世界各国总产电量为213万亿度,其中美国4.3万亿度,中国4.2万亿度、日本1.1万亿度、俄罗斯1.0万亿度、印度0.9万亿度。当实现中国梦时,全国家庭用电,再加上交通运输用电,工矿企业用电,农林水产军事部门用电,全国城镇照明用电,以及其它各部门用电,大约中国每年需消耗绿色电能50万亿度。中国现有的电能大约年产只有5亿多万度,而且以污染电能火力发电为主,绿色电能只占1/4,实现中国梦时离需求量还相差约40倍,故而绿色电能需翻五番。因此,30年内必须倾全国之力大大地加快水力发电站的投资和建设。
    中国经济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现代化进程加快的同时,资源和环境制约趋紧,能源供应出现紧张局面,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增大。据此,加快西部水力资源开发、实现西电东送,对于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能源短缺问题、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大力发展水电事业将有利于防洪抗旱、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对于推进地方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水电开发通过投资拉动、税收增加和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将把地方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以此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形成支撑力强的产业集群,有力促进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
    2、实现中国梦,要优先发展地下的空间
    所谓先下后上,就是优先发展地下的空间,而后再发展天上的空间。就是要大力开发塔里木盆地的地下资源,逐步改造沙漠成为绿洲;
    暂缓或慢速发展航天事业,减少航天工程等天上空间的研究经费,用以增加开发地上和地下绿色能源的投资。

    为了尽快解决我国的绿色能源供应问题,就要建设大型水电站和千千万万个中小型水电站,以及大量开发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天然气。目前,天然气仍是城市大多数家庭必需的能源。减少大气污染、防止沙漠化、改造沙漠成为绿洲,是中国民众当前最迫切的愿望。而发射人造飞船等耗资巨大,实益又不是很大,对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起的作用不是十分迫切,因此,我认为目前可以暂缓或慢速发展航天事业,暂时减少航天及空间研究经费。
    塔里木盆地具有我国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和太阳能资源,石油资源也很丰富。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能源目前已被认为是国家的能源命脉,世界为之惊叹!东方的“黑太阳”升起来了。因此,重视塔里木盆地的油气开发应当成为当前中国的国策之一,而且目前已经具备了交通运输、油气开采技术、和太阳能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大量有利条件。
    (1)大力开发塔里木盆地的地下资源,逐步改造沙漠成为绿洲
    塔里木盆地位于中国西北部的新疆南部,地处天山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之间,东西长1500公里,南北宽200~800公里,面积56万平方公里,比云南全省面积还大(云南省总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1%,居全国第八位),是国内最大的内陆盆地,地处北纬37°~42°的暖温带范围内。海拔高度在800~1300米之间,地势西高东低。中部为号称“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面积占盆地总面积的57%,占中国沙漠面积的47%。边缘为山麓、戈壁和冲积平原形成的绿洲。盆地北端的塔里木河为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全长2000公里。河流流域土地资源丰富,河畔的胡杨林和灰杨林分布面积广大,形成著名的绿色走廊。胡杨林耐寒、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对防御风沙、调节气候、供应木材有重要作用。

    塔里木盆地卫星照片和交通政区图

    塔里木盆地居住着维吾尔、蒙古、汉、回、柯尔克孜、塔吉克等13个民族,总人口仅有900万,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4.5%。总体上属经济落后的边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干旱、沙漠、风沙等自然条件导致塔里木盆地人烟稀少。随着新疆能源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中国石化塔河油田公司等对塔里木盆地油气田的开发,已有上万名石油工人进入塔克拉玛干沙漠及塔里木盆地周边的山地。
    目前,南疆已有喀什、库尔勒、阿克苏、且末、和田、库车6个机场,他们密布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十二五”期间,新疆还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新建塔中机场,这将成为我国首个沙漠机场,主要用于油气勘探开发和沙漠救援。铁路现已通到库尔勒,喀什至和田的铁路也将通车,一条钢铁巨龙开始向塔克拉玛干沙漠延伸,南疆与外界的联系渠道将被拓宽。和库高速(和硕县~库尔勒市)是南疆首条高速公路,库库高速公路(库尔勒市~库车县)正在紧张建设中。如今,一条环绕塔里木盆地长近2800公里的环形公路,以及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两条沙漠公路,在塔里木盆地构建起“一环两纵”的公路网即将建成,这将极大地缩短塔克拉玛干沙漠南北缘、东西缘的时间距离,为开发塔里木盆地提供了十分有利的交通条件。
    有专家认为塔里木盆地是中国的聚宝盆,盆地的油气资源、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十分丰富。预测油气资源总量达191.5~206亿吨当量,分别占全国陆地石油、天然气资源量的1/5和1/4,已在九个层系中发现35个油气田,其中有大型油田1个(塔河)、天然气田2个(克拉2、和田河)。2000年底累计探明储量:石油5.4亿吨、天然气5571.15亿立方米。塔里木盆地已成为国内继四川、鄂尔多斯盆地之后的第三大天然气区。年产原油6283.7万吨、天然气9.7亿立方米,形成原油生产能力700万吨/年,在国内陆上21个油气田中位居第八位。今后还将不断发现更多新的大型天然油气田。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4年12月30日,备受世人瞩目的跨世纪工程,即西气东输工程贯通送气。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的天然气,跨过长江、黄河、祁连山、黄土高原,输向长江三角洲。2005年8月3日,塔里木油田的天然气又通过陕西京二线进入首都北京的千家万户。
    “十二五”以来,塔里木油田依托盆地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开创性地将太阳能应用于绿化、照明、物探三大领域,节能减排效果显现。塔里木盆地干旱少雨,但富集油气、煤炭、太阳能等资源。一面高效开发地下能源,一面想方设法利用太阳能,成为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近年来能源利用的新理念。塔里木盆地年平均日照时间居全国之首,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积温在3200~4500之间,生长期170~218天,日照时数长达3000小时以上。据测算,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每年得到的太阳能大约可折合700亿吨标准煤。塔里木盆地还有丰富的风力资源,盆地上空风速常在5米/秒以上,极其有利于大型风力发电站的建设。
    资料分析表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塔里木河流域气温变化不明显,而降水有增多的趋势,有利于减缓这些地区的沙漠化,使沙尘暴、大风日数显著减少。然而,事实情况却是沙化面积不断扩大。人为地毁草毁林,过度开垦,不合理的耕地利用方式,破坏了脆弱的生态平衡,诱发了沙化的潜在因素,使沙化耕地大量出现。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但是,塔里木盆地也有其好的方面。目前,水源充足的山麓地带已发展为灌溉绿洲,著名的有库尔勒、库车、阿克苏、喀什、叶城、和田、于田等。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古老的内陆产棉区,光照条件好,热量丰富,能满足中、晚熟陆地棉和长绒棉的需要。昼夜温差大,不利害虫孳生,是中国优质棉种植的高产稳产区。瓜果资源丰富,著名的有库尔勒香梨、库车白杏、阿图什无花果、叶城石榴、和田红葡萄等。木本油料的薄壳核桃种植也很普遍。塔里木盆地,作为古丝绸之路南道,历史上这里曾是中西文化交融荟萃之地。盆地中有被黄沙淹没的古城,如楼兰古城、尼雅古城,它们是当今中外考古学者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也是沙漠探险旅游的好去处。
    为了更快更好地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太阳能资源和风力资源,并把沙漠逐步改造成为绿洲,造福于全中国、全人类,政府可以动员大批有为青年支援盆地建设。一方面把盆地周边高地终年积雪的大量雪水由人工引入沙漠,然后种植大量的胡杨林,用以改善沙漠环境成为绿洲;
    另一方面在大力开发油气资源的同时,可在沙漠边缘建筑地下城,并逐步向沙漠深处延伸。在地下城下面可以打井抽水,在城上面可以建设大量的太阳能发电站和风力发电站,地下城内的居民还可大量利用地上丰富的太阳热能资源。在沙漠地下建城总比在海底下建城或太空中建城花费要少得多,也容易得多。如果塔里木盆地沙漠地区的逐步改造有所成就,中国的其它沙漠地区也可以逐步加以改造,则未来将大大有益于中国民众生存环境的改善,并有助于改善中国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

    (2)暂缓或慢速发展航天事业,减少航天工程经费,用以增加开发地下资源的投资
    2012年6月29日,中国人跨出了地球摇篮,神舟九号载人宇宙飞船成功返回地面,中国航天史上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顺利完成,3名中国航天员第一次在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空间实验舱中“留下脚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100%的成功纪录,标志着国家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长征”火箭91次发出撼天动地的轰鸣声,承载着中国人遨游九重天的梦想,平均每年9.1次的发射频率和刚刚点火实验成功的“长征五号”近地轨道最大25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最大14吨的运载能力,将中国人征服太空的速度和质量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96颗中国制造的卫星被送上太空,“风云”、“海洋”、“资源”、“遥感”、“天绘”、“北斗”等卫星系列和“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在蔚蓝的地球周围织成华丽的“中国网”,为中国人捕风追云、搜索矿藏、指明路途、预警灾害等等。“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先后奔赴月球,除了获取大量科学数据,还传回月宫蟾桂的真实图像,即全月球影像图,它们让中国跨入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强国行列,而明年择机发射的“嫦娥三号”,将带着几千年来中国人踏临月宫的美好期盼,真正沾一沾月球的土壤。
    航天技术彰显了它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航天技术的成果绝不仅限于改善我们的生活,从能源、钢铁、新材料、电子通信,到纺织、服装加工,再到农产品、食品加工等等,航天技术几乎涵盖了各个领域的超长产业链,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航天还改善了民生,20余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系列飞船进行太空育种,使我国经过航天搭载的农作物多达9大类393个品系,异变育种品种8000多个。风云二号、三号气象卫星具备了全球、三维、多光谱的定量观测能力,卫星云图给人们获得了及时准确的气象信息。
    “长征五号”已跃跃欲试,“神舟十号”蓄势以待,“嫦娥三号”整装待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探索宇宙的道路上,中国将会更加举世瞩目。
    太空探索,自远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最大梦想,近10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完成了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跨越。一步一步,实现了中国人追寻千年的太空梦想,也向世界彰显了中国人求知探索、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国家和百姓的信心和决心。
    然而,人类的太空探索是无止境的,其最终目标是要解决地球的资源危机,探测地外文明,人类向太空其他有生命的星球移民等等。人类每年投巨资发展太空科技和进行太空探索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实现这一理想,但这是一个宏伟而需要几百几千年才能实现的遥远目标。
    我于2007年4月曾提议我国设计建造比月球满月时还要亮近10倍的人造月亮,这个地球静止同步卫星,位于东经105度的赤道上空35800公里处,它将为整个中国大地增加光照,使黑夜消失变成白夜,大片田野、村镇和无数大中小城市的街道、马路在以往的黑夜里都变成明亮的,再也不用开路灯。这能为中国和1/4个世界节省无法估量的能源和资金。人造月亮还能为植物增加光合作用的光能,特别是在夜晚植物也能生长,农作物的产量必将有所提高,森林、树木、果树生长得更茂盛,产量也更高。人造月亮将使大地变暖,地表平均温度将有所升高,它所带来的将是全球气候变暖与湿润化和沙漠面积变小逐渐绿洲化,以及全世界科学技术和文明的大发展,这是距今8000年前地球的历史证实了的。因此,我希望未来的“嫦娥四号”是人造月亮,它比其他的太空探索更有现实意义。
    有些人提出,宇宙和太空探索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实际意义,为什么国家要花那么多钱去搞嫦娥奔月计划,如果把那些钱用来植树造林,防止沙尘暴和土地沙漠化,造福子孙后代不是更有意义吗?我不完全同意这些人的看法。航天工程的发展是不能停顿的,但我认为目前中国还属于比较贫穷的不发达国家,国民平均收入只有美国的1/10,因此对于耗资巨大的航天工程,国家应考虑缓一些、慢一些发展,而把投资重点转向与国计民生更直接有关的绿色工程中去。
    3、实现中国梦,要把荒山杂林改造成各类果树园或经济林
    所谓一毁一造,就是逐步毁掉所有荒山的杂木林,全部改造成各类果树园或经济林。
    中国幅员辽阔并且是个多山之国,山地约占中国总土地面积的33%,若按广义山地,包括山、高原、丘陵地在内计算,山地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9%。
    在全国2300多个行政县中,有1500多个山区县,山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56%,耕地占2/5,粮食占1/3。中国90%以上的木材产量取之于山区,矿产资源和水力资源大部分也集中于山区。中国山地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目前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绝大部分都分布于山地区。此外,中国山地是各少数民族聚居最集中的地方,又是中国革命的老根据地。山区正在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生态产品、森林旅游等世界潮流趋势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
    中国山区自然条件恶劣,水资源短缺,贫困地区多。广大边远贫困山区,电力供应不足,交通不便,文化教育落后,卫生保健水平低,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严重不足,还有地震、泥石流、滑坡、冰雹、干旱等自然灾害也多。中国1.2亿无电人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陕甘宁、豫东皖西、本峡、贵州、滇桂、川青、西藏等中西部贫困地区。边远山区的贫困人口大多数居住分散、偏僻,办学条件差,教育设施落后,适龄儿童失、辍学率较高,青、壮年文盲比例偏大。
    根据上述中国山区的现状,要在2020年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谈何容易,要在30年内山区人民也实现中国梦更是难上加难。但我在这里提供一条唯一能够让山区人民实现中国梦的途径,就是全国各地的山区人民立刻行动起来,以云南的褚时健老先生种“褚橙”的精神和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苹果林致富的经验为榜样,逐步毁掉所有荒山野地的杂木林,把他们全部改造成果树园或经济林,农产品产量或收入不高的田地全部因地制宜改种成经济作物;
    对于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采取爆破移山填谷,或筑坝截流建造水库、水电站等等举措,这样既可防止地质灾害又可抗旱,还可解决用电问题。

    2002年75岁高龄的褚时健,回到云南哀牢山种起了橙子,他承包了两个相邻的山头,即硬寨梁子和新寨梁子,建成了一个2400亩的冰糖橙园,把自己的命运同这些果树拴在了一起。这个昔日的烟草大王倾其所有,为了果园,他前前后后借了1000多万,但去年的橙子产量有1万吨左右,他一年就还清了所有借款。如今,褚时健种的“褚橙”成了北京、成都、厦门等地最红的水果,褚橙卖断了货的消息不断,王石(微博)等企业家也纷纷关注并点评褚橙,甚至称之为“励志橙”。
    75岁再去创业,褚老的朋友们唏嘘不已。在富人移民、穷人抱怨的眼下,褚时健用十年时间实现了自己的财富梦想,也为这个社会贡献了一个金色的励志橙,让“褚橙”点亮中国梦。起初他种的橙子口味却不好,淡而无味,既不甜也不酸,后经反复研究得出结论,一定是肥料结构不对。褚时健和技术人员改变肥料配比方法,果不其然,口味一下就上来了。好的冰糖橙,不是越甜越好,而是甜度和酸度维持在18:1左右,这样的口感最适合中国人的品味。用褚时健的话说,不能等天旱了,你才想着修水库。中国梦在哪里?虽不能确定,但必定不在抱怨之中,不在等待之中。
    延安市宝塔区柳林镇地处城郊,210国道、黄延高速公路、西延铁路穿境而过,地理位置优越。全镇辖行政村53个,3818户,13803人。占地面积267平方公里,农耕地2.8万亩,退耕地4.5万亩,至2011年2月,全镇山地苹果村达到49个,苹果面积4.8万亩,挂果2.6万亩。2010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7930元。总之,通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到2013年他们可以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建成中国山地苹果第一镇,全力推进柳林“苹果满山、楼房满川、农村和谐、农民富裕”目标的实现。农民主要收入靠山地苹果产业或第三产业,这已成铁的事实。特别是山地苹果对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了63%的份额,“优势在山坡、致富靠苹果”,昔日贫穷的柳林镇,如今因为在荒山上种植了大量的苹果树,摘掉了贫穷的帽子,把“荒山穷山”变成了“秀山宝山”。凡是柳林镇的富裕户基本上都有苹果树,凡是贫困户肯定没有苹果树,这已在全镇干部群众中形成了共识。
    根据褚时健和柳林镇的实践经验,如果能把全国的“荒山穷山”都变成“秀山宝山”,中国贫穷落后的山区很快就可脱贫致富,实现中国梦也就为期不远了。
    全国各地的山区,如果要以褚时健或柳林镇为榜样,则中国政府首先要在山区、林区切实实行改革开放新政策,要改变以前不准农户、林户毁林开荒重新改造成果林的政策,而要鼓励农民对荒山、荒沙、荒坡、荒滩造林,最好是要因地制宜地建造各式各样的果树园,或造橡胶树、香樟树等其他经济林,或种药材等经济作物。要提倡大户或企业事业单位大面积承包、租赁、买断荒山荒地,用以植树造林。要鼓励个人兴办家庭林场,实行多种经营。
    此外,树种选择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对水土流失和沙化严重、及一切生态地位重要地区营造生态林要尽量选择既有生态功能、又有经济效益的兼用树种,如油茶、核桃、乌桕、板栗、枣树、柿树、桑树、花椒、杜仲、山茱萸等,采取乔灌草合理配置,农林牧相结合。以苹果、李子、梨树、桃树、杏树、石榴、葡萄等水果树种营造的经济林和速生丰产林,必须采取水保措施。退耕还林必须按设计的林种、树种、密度造林,确保质量。
    目前经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农拥有了自主的山林产权,从事造林生产的积极性得到激发,造林面积在不断扩大。中国目前人工林达6200万公顷,居世界首位,为全球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了贡献。
    4、实现中国梦,要对各种自然灾害先防患予未然
    所谓先防后救,就是对各种自然灾害要先防患于未然,后再实施有效救助。
    自然灾害是人们实现中国梦的天敌。试想:暴雨洪水吞没了村镇和田地,卷走了人畜和财产;
    大地震毁灭了一切;
    长时间的干旱使田地干裂、作物枯萎、人畜连饮水都困难。如果这些灾难时常发生,人们还会有什么好梦,中国梦还如何能实现。因此,政府要着力于灾害的防御和灾后的救援。我认为灾后的“救”固然重要,可灾前的“防”更为首要。因为灾害,人没了,就一切都没了,对个人而言,也就什么梦都没了。中国政府的灾后救助工作在世界上是最好最有成效的,但在灾前的防患工作上必须大大加强。那怕取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后救灾1 %的经费用于地震的预测预报预防,也不算过分,但就可能防止大地震灾害的再次发生。

    自然灾害是自然环境的某个或多个环境要素发生变化,破坏了自然生态的相对平衡,使人群或生物种群受到威胁或损害的现象。自然灾害形成的过程有长有短,有缓有急。有些自然灾害,当致灾因素的变化超过一定强度时,就会在几天、几小时甚至几分钟、几秒钟内表现为灾害行为,像火山爆发、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雪灾、暴雨、彗星小行星撞击地球等等,这类灾害称为突发性自然灾害。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另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是在致灾因素长期发展的情况下,逐渐显现成灾的,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这类灾害通常要几年或更长时间的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