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教案下载
  • 课件
  • 优秀作文
  • 试题库
  • 诗词鉴赏
  • 国学散文
  • 励志
  • 名人名言
  • 黑板报
  • 文档下载
  • 酷米文库
  • 当前位置: 酷米范文网 > 黑板报 > 正文

    传媒人才市场行情大放送|吉视传媒宽带

    时间:2019-04-30 02:43:52 来源:酷米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酷米范文网手机站

      人才需求篇      【平均年龄趋低】   由人事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主编的《2005年中国人才报――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才开发》(黄皮书)2005年10月出版。“黄皮书”显示,全国各类新闻从业人员的总数已超过75万人。新闻从业人员队伍呈现出五大特点:首先,专业知识要求更高;其次,媒体经营管理已成为各媒体的重要组成人员;第三,记者新老更替日趋明显;第四,从业人数占人口比例明显加大;第五,女记者比例越来越高,达到41%。
      据介绍,到2005年1月底,全国经审核发放的新版记者证已达146541件。其中,报纸和新闻性期刊领取新版记者证的有7万多人,电台和电视台有6万多人,通讯社约有2000人。
      新闻队伍中的人员年龄结构趋于年轻,这是由新闻工作的特殊性质和工作强度所决定的。对于新闻敏感的要求以及较高强度的工作程度,使得新闻从业人员的平均年龄偏低。在近15万名新闻记者中,绝大多数为中青年,其中20-30岁青年人最多,占29%;30-40岁中青年人占27%;40-50岁中年人占24%;50岁以上者只有20%。
      
      【学历层次趋高】
      新闻队伍学科背景构成广泛,新闻专业占30.60%,其他文科专业占56.20%,外语专业占4.70%,理工农医专业占7.80%。
      新闻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拓宽、提高:管理人才要求讲政治、会经济、懂技术操作;经营上的高素质人才则需要科技、经营背景等;而某些专业性较强的报道,例如经济类、法律类等内容,专业人员则更具有优势。
      新闻队伍中,学历结构以本科为主体,有向高学历层次发展的趋势。据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的统计,在2005年1月底已经换发新版新闻记者证的近15万名新闻采编人员中,98%以上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大学本科毕业生最多,为64%;硕士学历者占13%;拥有博士学历的占1%。
      
      【人才结构呈橄榄型】
      目前,我国的新闻人才结构呈橄榄型,即采编人员为主体,其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比重较小。而据统计分析,合理的媒体人才结构应该为哑铃型,即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为主,日常工作人员比例较小。眼下媒体的普遍情况是:
      缺乏高层次的技术人才。随着数字技术的开发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媒体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缺乏经营管理人才。一方面是广告管理人才,即管理和指导广告规模经营的人才;另一方面是节目的推介和经营人员。目前,媒介经营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搞好内部管理、带动经营至关重要。
      缺乏高水平的采编播人员。目前,新闻媒体的采编人员饱和,但平均水平不高,缺乏名记者、名编辑、名主持人和名评论员。
      总体来讲,新闻媒体主要是缺乏复合型人才,即具有较高的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的人才。在专业方面,缺乏有其他专业背景的新闻从业人员、特殊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综合型人才和高素质的领导人才。
      
      【传媒经营人才稀缺】
      在各类有缺口的人才中,最缺的是传媒经营人才。调查显示,目前国内新闻媒体中懂得媒体经营管理的人才不到1%,作为领军人物的媒体管理精英更是少之又少。
      近年来,时代华纳、新闻集团、迪斯尼各路跨国传媒争相向中国进行渗透并取得“落地权”,急需大量既熟悉内地媒体市场、又具有国际化运作经验的本土高级媒体人才来扩大市场份额,这加剧了高级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极端稀缺的状况。
      有关专家指出,一名优秀的媒体人才必须是一位“传媒职业经理人”。发行人、总经理、总编辑、内容总监、发行总监、广告总监、生产总监、人力资源总监以及网络媒体的首席执行官等,均可称为“媒体职业经理人”。他们不仅要具备“职业经理人”的经营头脑和才干,也要具备“职业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既能够在传媒产业领域从事专业性的经营管理工作,也能从中国传媒产业的特殊性出发,实现传媒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由于之前传媒市场化程度低导致人才储备严重不足,随着改革日益深入,中国传媒业在几乎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推向了市场。专业的经营型人才和策划人才立刻出现人才空缺,大多数报社、电台、电视台的管理、策划人才都是媒体人出身,虽然其中不乏优秀的人才,但是很好的编辑、记者并不代表精通管理。业内人士透露,年薪10万元就能够聘请到高素质的新闻从业人员,但即使愿意花50万元年薪,也未必能够聘请到真正既谙熟新闻行业和传媒市场运作、又懂媒体管理和经营的高级复合型媒体管理人才。
      
      【西部急需新闻人才】
      目前,新闻媒体人才地域分布不平衡现象比较严重。北京、天津、上海、河南、广东、山东、浙江和四川等地的新闻队伍人员较多,而青海、西藏、云南、海南和宁夏等地的新闻队伍人员不足。地区间的不平衡性还产生了“马太效应”,即经济发达地区新闻队伍越来越壮大且呈饱和趋势,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尤其是西部和少数民族聚集地新闻队伍人数偏少。新闻人才呈现两种流动态势:孔雀东南飞和孔雀向北飞,即新闻人才向东南沿海地区和中国政治文化中心流动。虽然经济发达地区新闻事业发展迅速、新闻人才需求较大,但是中国的西部和少数民族聚集地同样需要高素质的新闻人才。
      
      
      薪酬篇
      【从业人员薪酬多样化】
      智联招聘网在2005年“记者节”前后对媒体行业展开的薪酬调查显示,64.6%的记者月收入在3000元以下,3000―4000元的比例有12.9%;4000―5000元之间的比例有9.7%;5000―6000元和6000―8000元的比例都是6.5%。
      据太和顾问对国内媒体行业薪酬的调查显示,媒体薪酬结构较为单一,整体走势趋于平缓,远比IT、快速消费品行业缺乏竞争力。平面媒体行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还不够重视,没有使薪酬发挥其“吸引、激励、保留”人才的基本作用。媒体中只有广告部门的收入相对较高。
      
      跳槽篇
      
      【媒体人才流动加剧】
      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媒体从业人员服务于一个媒体的平均时间是10.5年,并有进一步缩减趋势。有人指出,中国新闻人才的流动开始进入新时期。
      有人称传媒业是座蕴藏丰富的大金矿,媒体扩张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新生报刊如雨后春笋,有实力的大媒体更是办子报、增版面、成立新闻集团。媒体在扩张,人员当然也要增加,于是各家媒体高招迭出,招揽“各路好汉”。
      如今,中国媒体用人制度已逐渐从以前隶属于国家党政机关的事业单位的框框中跳出,一些先行媒体都开始以聘任、派遣的方式招聘、使用人才,这种双向选择的关系使人才流动开始简单化。
      聘任成为不少媒体招揽人才的主要方式。和正式员工相比,这些招聘人员工资完全按照工作量来计算,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他们与所在单位的联系相对松散,主人翁意识也比较淡薄,有更好的机会常常会义无返顾地离开。
      
      【促使媒体人跳槽的因素】
      机会和物质保障是人才发展最主要的两大促进因素,也是导致大多数媒体人跳槽的主要原因。
      ■发展机会
      在某种程度上,拥有好的机会就意味着拥有好的前途,在靠什么都不如靠自己的现代社会,有一份有前景的事业要比端铁饭碗可靠得多。
      ■物质保障
      1、户口。对那些一心想入驻大城市的媒体人来说,户口是一道大门槛,许多单位招人都仅限当地户口,而解决户口的用人单位大多要与人才签5年左右的合同。对已成家立业的人来讲,没有户口,孩子入托、上学将面临很多难题。为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把单位能否解决户口放在首位。
      2、住房。住房对城市居民来说是个很大的问题,过去人们安安稳稳地为一个单位效力,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福利分房,现在,为了有个栖身之所,有人不得不选择跳槽。
      3、薪水。在许多人看来,薪水是一个人自身价值的体现,高薪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高能力。一个每月拿4000元的记者和一个月薪8000元的记者站在一起,人们很容易认为后者更有能力。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也有媒体人选择跳槽。
      
      职业指导篇
      
      【什么人适合做记者编辑】
      编辑最重要的素质是要有突出的策划能力,能够根据记者上报的新闻线索迅速找出最引人关注的焦点,发现最贴近读者的切入点,从而组织专题报道。
      记者除了对文字能力的要求以外,还要求有很强的社交能力,能和采访“条线”建立良好关系,打通新闻来源渠道。业内人士指出,记者的工作是创造性的,一个合格的记者,必须要有新闻敏感性,脑子要灵活。因此那些表面看来“不安分”和充满好奇心的人才是比较适合做记者的。
      另外,作为一个称职的记者,应该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决不能让自己主观的感受影响对事件的报道,更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左右观众的看法。真诚地对人,才能获得最真实的资料;如实地报道,才能表达自己的意念。
      记者编辑要能勤奋吃苦。有些学生学历高,专业也好,但不能吃苦,采访不花工夫,写稿马马虎虎,这样的从业人员很快就会被淘汰。
      不少媒体招聘时很看重学生高中时的语文成绩,因为高中成绩好说明基本功扎实。至于专业,学经济、法律、历史、国际政治的学生会比较受欢迎。近年来,各家媒体招聘记者,要求新闻系毕业的约占一半。
      
      【人才如何选择媒体】
      人才选择媒体要考虑6点:
      第一,考虑个人意愿和目标。想进入什么性质的媒体,自己未来成长的路线怎样设计,这是特别重要的。
      第二,媒体的地位和“长”势。有的人愿意做财经,就去《财经》杂志,做IT就去《计算机世界》,这叫大树下好乘凉,但缺点是在大树底下长不出树来。另外看“长”势,中小型媒体现在发育不太“茁壮”,但前景不可小视。
      第三,媒体的需求。人才最好是选择急着想要自己的媒体,这样比较受重视,干起来也比较“顺气”,成长发展也相对比较“安全”。
      第四,岗位职责。最好在介入的时候界定清楚,岗位职责对人才未来的成长很有帮助。
      第五,成长空间。未来的总编辑和发行人在现阶段可能就是一名媒体普通员工,所以人才一定要考虑自己的成长空间,看现在选择的某个岗位、承担的某些职责对个人下一步的发展是不是很有帮助。要特别注意,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否有适合自己转换、成长、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第六,综合收益。如果你现在的工作只是领一份薪水而没有别的收益的话,是媒体从业人员最大的损失。如果在媒体里面拿的薪水属于中低水平,则表明你不是处在重要的岗位上,这就需要积累其它的经验,为将来做准备。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