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教案下载
  • 课件
  • 优秀作文
  • 试题库
  • 诗词鉴赏
  • 国学散文
  • 励志
  • 名人名言
  • 黑板报
  • 文档下载
  • 酷米文库
  • 当前位置: 酷米范文网 > 国学散文 > 正文

    说“师范” 华南师范学院

    时间:2019-04-16 02:35:46 来源:酷米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酷米范文网手机站

      “师范”在古代文献中的意义,一些权威工具书的解释,都失之于片面。如《辞源》“学习的模范,引申为效法”的说法、《古汉语大字典》“学习的榜样,亦指效法”的解释,都不全面。
      众所周知,“师范”一词,源出于西汉扬雄(公元前53~公元18)的《法言》:“师者,人之模范也。模不模,范不范,为不少矣。”所谓的模或范,都是古代制作器皿的模子。古代制作器皿,先要有制模(模样)或铸范(范型),这也就是王充在《论衡》中所说的:“今夫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范为形。”其中以土制的称型,以金属制的称熔,以木制的称模,以竹制的称范。在扬雄看来,理想的教师就是做人的榜样,是人们学习和仿效的对象,如同制作器皿的模子那样。可以说,“师范”一词,就是“师者,人之模范也”的简要表述。但扬雄只是提出了这一说法,将这一说法简约为“师范”,则是在东汉时期。
      东汉时期,已经出现了“师范”的说法,但并不流行,以至于我们现在只能找到一个佐证。在《隶释》卷十一的《�阳令杨著碑》中,有杨著卒后,“凡百陨涕,缙绅催伤。门徒小子,丧兹师范,悲将焉告,�叫穹仓”的说法。杨著是东汉著名大臣杨震的孙子,年五十三而卒。汉代的墓碑和铭�,往往是门人所立。该碑也不例外,所以文中着力描写了杨著卒后门人弟子的哀恸。尽管立碑的弟子和杨著有师生之谊,但这里的“师范”,不是指教师,而是“榜样”,与“师模”、“师楷”、“师表”是同一个意思。
      汉代“师范”是指做人的模子而不是教师,可以用另一通汉碑来印证。在《隶释》卷十中,著录有《童子逄盛碑》。逄盛是汉末灵帝时人,他颖异非常,但十二岁即早夭。光和四年四月五日,门人孙理等立此碑。文中称逄盛“才(原缺,据洪适考释补,以下“橐”字同)亚后橐,当为师楷”。后橐,即项橐,相传他七岁时,曾为孔子师。碑文以逄盛可以为童子的榜样,即“师楷”,所以比之为项橐。
      六朝时期,“师范”一词的使用逐渐多了起来。宋高祖刘裕任命王敬弘为庐陵王师,王敬弘自认为没有好的德性,“不可师范令王”,(《宋书》卷六十六)坚决辞谢。南齐明帝在诏书中,称颂孔子“师范百王,轨仪千载”。(《南齐书》卷六)《南齐书》的作者萧子显在《刘�传》中,称颂传主继马融、郑郑之后,“一时学徒,以为师范”。《陈书》的作者姚思廉,在所作的他父亲姚察的传记中,称陈后主曾经对大臣们说他的父亲博学多闻,即便是古人,也难以有匹敌的,“在于今世,足为师范。”(《陈书》卷二十七)《魏书》记载北魏宣武帝在家书中,称彭城王元勰风格高标,而又才气不凡,“实足师范。”而魏收也称杨播兄弟位高权重,门生故吏遍天下,依然为人谦恭有礼,谨慎言行,“为世师范”。(《魏书》卷五十八)如此之类,指不胜屈。这时,师范的意思依然是师法或仿效的榜样,也引申为效法、学习。在这个意义上,“师范”有一个几乎完全可以替代它的同义词,这就是“师模”。如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说:“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钩深致远,诚学者之师模也。”(《三国志・魏志》卷十一)
      唐五代宋元时期,“师范”一词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以至于唐代书法家孙氏、唐末大臣王氏,都以“师范”用作自己的名字。“师范”的基本意思依然是模范和榜样,但用作动词(即仿效、学习)的也很多,如“师范一人,仪刑四海”、“师范后进,作育人材”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基本的意义之上,逐渐派生出用以指称教师这样一个新的意义。
      永泰二年,唐代宗听从国子祭酒萧昕的建议,发布诏令,号召宰相朝官、神策六军军将以及各地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等将自己的子弟,送入国子监学习。“其学官,委中书门下即简择行业堪为师范者充。”(《通典》卷五十三)这里的师范,虽然承袭的是过去的意义,但已经不再单纯着眼于“行”,而且也强调了“业”,完全可以用“教师”来取代。
      到了宋朝,已经明确称教师为师范,或者说,已经用“师范”来指称教师。北宋末期的诗人唐庚在《答陈圣从书》中最后说:“切磋琢磨,乃是朋友之常分。公有问难,愿得反复讲究;某有所疑,亦当质于左右。师范之说,止作笑端,置之勿道,千万千万。”这很可能是作者对陈圣从称自己为“师范”的答复,所以他希望二人以朋友相处,一同切磋学问,叮咛对方千万不要以“师范”相称。如果说教师的意义在这里还是比较隐晦的话,那么在与唐庚同时的僧人释慧洪的《代求济书》,意思就再清楚不过了:“某幸以诸生,得侍师范,瞻承颜色,熏�见闻,一年于兹,日月不为不久。”(《石门文字禅》卷二十九)生徒所侍奉的“师范”,显然不再是泛指的榜样,而是具体的教师了。黄光大《积善录》的一则文献中,“师范”一词出现了三次,指称教师的意义也很明显。“人之请师儒者,盖为教子孙以义方,取功名以光门户;士之为师范者,盖为传先师之道业,为后学之模范。”“士之为师范者,所以传授道业,为人模范,成就后进。”“予尝观世之请师儒者,多以较小节而害大事,遂误其子孙,终身无所成;为师范者,多以怀私憾,而诲人不尽诚,遂致损德,而潦倒一生。”(《永乐大典》卷九百二十一)这里的“师范”,与“师儒”相对,教师的意义显而易见。由此可见,从宋朝开始,即以“师范”指称教师。这一意义历经元朝,到明清时期,被上自帝王下到百姓的全社会所接受,成为对教师普遍的称谓之一。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