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教案下载
  • 课件
  • 优秀作文
  • 试题库
  • 诗词鉴赏
  • 国学散文
  • 励志
  • 名人名言
  • 黑板报
  • 文档下载
  • 酷米文库
  • 当前位置: 酷米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角色认同的形成包含了【记者型主持人的角色认同】

    时间:2019-05-06 02:35:07 来源:酷米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酷米范文网手机站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受众看电视节目的眼光越来越挑剔。传统节目主持人那种只作“传声筒”、照念稿子的主持形态已不适应受众的需要。采、编、播合一已成为大势所趋,尤其需要具有现场驾驭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第一时间在事发现场和在镜头前出现、能把握事态发展的记者型主持人。特别是近几年一些灾难事件发生后,一些主持人或记者纷纷前往受灾一线进行现场播报,这样的报道可以有情理融合的评说,有感情的释放,引发受众产生积极的共鸣,因此,“记者型主持人”的称呼被叫得更加响亮。
      那么,记者型主持人该如何来实现这一角色的认同呢?心理学家认为,认同是个体对自我角色的确认:“认同是一种经历。我们通过参与性经历和我们自己及别人把我们具体化的方式来界定‘我们是谁?’”①角色认同则是个体对其所担任的角色采取的与角色相一致的行为过程。记者型主持人就是在事发现场参与事件发展的始终,并与受众进行直接交流的人,他时刻牵动着受众的心,起到“替代”受众关注事件发展的作用。
      
      记者型主持人是真实报道社会现实的客观需求
      
      现代社会发展快速、复杂多样,各种利益群体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不同的利益诉求引发不同的社会矛盾,而要把握社会现实,准确再现客观事物,就必须走进社会现实中间去切身体验,真情感悟。现在的主持人、记者都是比较年轻的一群人,有些人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与感受,无法真切地体味人生的酸甜苦辣,只有当主持人、记者融入到现实中,融入到不同的社会角色中,才能感受到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才能体味、感悟、介入现实,才能客观地反映现实、再现现实,这样,就给新闻报道加入真情实感,让老百姓们看到一个本色的、真实的社会。
      在演播室中,主持人经过化妆、包装后,似乎一些真实的感情被蒙上了一层纱,他们只会成为信息的传声筒。记者具有实践经验、广博的知识面、现场应变能力,在报道过程中,记者可以通过感官捕捉现场的每个细节,还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报道思路,更重要的是记者可以通过与采访对象真心实意的情感沟通,实现对话互动的“零距离”,还原一个真实的人,当他们再回到演播室主持的时候,就会带给受众一种亲切感。在汶川地震报道中,李小萌的大哭,张泉灵的流泪,就是在互动过程中实现了角色的转化,她们不再是单一的主持人、播音员,不再是简单的采访与报道,而是与采访对象的情感交流,拉近了与采访对象的距离,也缩短了和观众的距离。例如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李小萌在与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汉交谈后,老汉说:“谢谢,让你们操心了!”就是这一句话让李小萌忍不住失声痛哭。这是一种真情的流露,李小萌的痛哭也牵动着在电视机前收看现场报道的每一位观众的心。这样的主持人、记者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而是变成了有血有肉、传递真情实感、反映老百姓生活的活生生的人。
      
      记者型主持人满足了受众的情感需求
      
      传播学理论认为,受众即是市场,赢得了受众就是赢得了市场。现代社会信息多元化,人们的生活水平、知识水平不断提高,层出不穷的电视栏目对主持人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这就给主持人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和挑战。面对形形色色的观众和各式各样的电视栏目,主持人的素质越高,就越能在这个行业当中站稳脚跟。在某件事情发生时,记者型主持人要亲临现场采访,然后对新闻的内容进行整理和编写。在演播室报道新闻的时候,面对话筒,记者型主持人不仅向受众传达信息,对新闻事件也有了切身的体会和整体的把握,能准确表达新闻事件的核心内容,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解读,将现场感、动态感、真实性一一传递给受众,展现了主持人的权威性。
      在这方面,2010年金话筒奖获得者李小萌就是成功的范例。
      1995年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的李小萌进入了央视《半边天》栏目组,两年后担任主持人,在采访中,她能够端正自己的态度,到群众中去,倾听群众的声音,做群众的“发言人”。“我的特长是现场交流、控制局面,而非依赖提示器的新闻口播”,这是李小萌自己给自己定的高标准。
      2010年李小萌获得了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在颁奖现场,她把自己的奖杯送给了2008年在汶川地震中她采访的一位老大爷,李小萌的这一举动感动了很多人,她说:“我觉得不管作为我个人还是传媒业人来说,如果没有一个一个被采访对象,没有一个个的观众的话,我们做什么都是零。所以不要说是荣誉了,就连平常的工作本身都是来自于他们的。”人性、真情、良知、责任被李小萌一一诠释,她的亲切、勇敢、真诚和她的能力和修养,正是一名记者型节目主持人所要具备的重要素质。
      
      记者型节目主持人要妥善把握“人”与“我”之间的关系
      
      有人说“文学是人学”,其实,新闻更是现实中最鲜活的“人学”。记者、主持人首先应该学会的是如何“做人”。尊重人、关注人,树立高度的人文情怀和人本理念,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质。
      不论是记者还是主持人,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以人为本,如果因为要采访报道而不顾受难者的安危,那么这样的采访报道也失去了它的意义。曹爱文,一个河南人都熟知的名字,2006年在河南郑州黄河花园口采访儿童溺水事件,在120救援车还没赶到的情况下,她抛开采访工作,电话请教救人方法,奋不顾身抢救孩子,被网友称为“中国最美女记者”。在汶川地震报道中,虽然一些记者主持人表现很出色,但是也出现了为了采访报道而没有想到先救人的情况。
      例如,在汶川地震的营救现场,一名高龄老汉被压在一块石板下,随时都有可能垮塌,中央电视台一记者在现场直播,营救员说:“我们把石板搬开。” 这位记者说:“不用,就保持那样。”她继续报道,“在我们的下方还掩埋着一位老大爷,一直发出呻吟,我们现在试试把话筒放下去看能不能听见老人的声音。大爷,能听见吗?”老汉又发出了呻吟声。看到这样的画面可能会让人感动,但是这种报道实际上是建立在危害他人性命之上的。
      所谓镜前采访,不仅是一般新闻采访所必需的调查研究过程,同时,它本身就是传播过程。②它真实地记录了采访过程,没有办法再来一遍,对于出镜记者而言这也是一个挑战。面对一些敏感的话题,可能会触碰到被采访者的伤痛,即使很有新闻价值,主持人也要懂得回避。
      例如,在2008年残奥会上,女子反曲弓射箭选手王燕红比赛失利,有记者对她和她的教练提出这样的质问:“上届是第一名,这届是倒数第一,是什么原因?”面对一位含辛茹苦付出的残疾人,记者的提问让人寒心。
      四川电视台一记者在汶川地震救援现场,抓住一位不愿接受采访的灾民一直追问他家里还有几口人,而这个灾民已经泣不成声。人与人之间,最需要的是真诚,最难能可贵的是真诚,最感人肺腑的还是真诚。对于记者型主持人来说,真诚也是与受众交流的前提,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做老百姓的知心人、贴心人。
      记者型主持人的出现是受众的需求,是媒体的新生力量,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增加自身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素养,才能更好地发挥记者型主持人的优势,带给观众一个崭新的形象。
      
      注释:
      ①魏淑华:《教师职业认同与教师专业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②任远:《电视节目主持人学初论》[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文档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