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大全
  • 个人简历
  • 教案下载
  • 课件
  • 优秀作文
  • 试题库
  • 诗词鉴赏
  • 国学散文
  • 励志
  • 名人名言
  • 黑板报
  • 文档下载
  • 酷米文库
  • 当前位置: 酷米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数学和生活和谐统一]数学与生活论文3000字

    时间:2019-04-16 02:47:46 来源:酷米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酷米范文网手机站

      《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在实施新课程,落实新理念的过程中,我们看到联系生活的数学教学给课堂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精彩。“数学生活化”的口号,在教学中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这从学生认知特点和数学学习的目的来看都是正确的。
      但在探索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戏过了”的现象。现象之一:每一知识点被生活的影子笼罩着,结果是被“生活”浪费了时间,课堂效益低下,现象之二:置数学的科学性、严谨性于不顾,置培养思维能力的目标于不顾,用生活的思维代替了数学的思维,一味追求生活问题的解决,课堂的功利化倾向愈发严重,现象之三:置教材于不顾,一切“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例题抛一边,习题课后补。凡此种种,使新理念下的课堂套上了一圈虚幻的晕轮,浮华背后是教学质量的滑落。因此,正确地认识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并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已成为当务之急。
      
      数学源于生活但数学并不等于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把数学置于生活的大环境,跳出数学看数学,跳出数学教数学。这是实现数学教育目的的需要,也是学生认知特点的需要。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决定了他所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都是对生活中具体的形象事物的感知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来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多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抽象,在感知-理解-抽象-概括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感受数学思想。
      在“生活问题的数学化”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说得出的周围事物开始,为学生的感知、理解创设一个数学的问题情景,在数学和生活之间找准切入点,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途径。例如“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教材是通过两个算式的计算,比较后抽象出来的,实践中,学生学习后做题的错误率相当高。后来我们改变了教学方式,把抽象的过程拉长,延溯至应用问题。从学生熟知的购物引入:小华和妈妈一起去服装超市买了两双鞋,每双36元,还买了两件上衣,每件84元,一共用去多少钱?对两种不同解法的比较,沟通,让学生建立表象,然后让学生照样子出题写式,在观察、比较、归纳基础上概括乘法分配律。通过生活问题,赋予新知识以更具体、更直观的内容,让学生思有落处,说有条理,比有对象,印象自然深刻。
      在“生活问题的数学化”过程中形成数学技能。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这种方法和经验是数学学习的宝贵的资源,只是由于学生受认知水平的制约而不能迁移和贯通。只要我们在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善于引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特级教师邱学华曾经讲过这样一个例子:在对一节公开课进行反思时,授课教师对自己付出辛勤劳动后,学生仍不能正确解答二步应用题感到不解和委屈。邱老师当场请了一位“差生”,给他2元钱,去买2本作业本和一支铅笔,并故意以“找错了钱”激怒学生,使得学生把买书,找钱的过程说得清清楚楚,并写下了算式。学生能解决生活中的三步应用题,却不能解决课堂中的二步应用题,这该引起怎样的思考?
      在“生活问题数学化”过程中感受数学思想。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数学概念、理论的相互联系和本质所在,是贯穿于教学的具有一定包摄性和概括性的观念,因此,数学教学还要使学生在“生活问题数学化”过程中感受、理解一些数学思想,以此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如化规思想,它是把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的方法,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以求得问题的最终解决。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学习时,我们都运用了这种思想。在学习长方体后,让学生讨论一块不规则橡皮泥或石块的体积如何算,学生借助于经验,是能够想到将不规则转化为规则的方法的。当然,数学思想的理解和建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进行长期的、有意识的渗透培养。
      对数学源于生活的认识,拓宽了我们教师处理教材,设计教学的视野。但在开发和利用生活课程资源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数学毕竟不等于生活。数学有着自己学科的逻辑性结构体系。这个体系植根在生活的土壤上,但内涵与外延均与生活有本质的区别。在数学教育中,“生活化”理应是数学教学的工具和正确的观念,它不能和数学之间划分等号,更不应该成为数学教学的枷锁和羁绊。
      为教材知识在生活中找到原型,把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充分融合,让学生借助已有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学习数学,这无疑是对的。但事实上,生活实践中的数学知识是与特定的情境、与特定的事物相对应的,其中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概括性、抽象性和可迁移性都较差,在实践过程中,如果置教学建模释模能力于不顾,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提高只能是空中楼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这一思考与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必经之途。而数学作为思维的体操,其在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着独特而巨大的作用。数学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并做好这套“思维体操”。如前所述的三种现象,显然忽视了这一点,而将数学庸俗化、功利化了。
      
      “为数学的生活”的四个特征
      
      数学不等于生活,所以,无论是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还是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其中的“生活”都应该是经过“数学化”处理过的,它至少符合以下特征:
      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这是我们选择“为生活的数学”的应遵循的首要原则。一位教师在“退位减法”时,用CAI课件设计了一个生活情景:小红去小明家借书,小明原有32本,借给小红6本后,还剩下多少本?画面呈现的是小红和小明讨论算法的对话情景。教师围绕对话展开,在花费了近十分钟后,又回到操作小棒的局面,问题才得到解决。无疑,这一生活情景是无效的。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解决本情境中的问题最有可能的方法仍然是“数一数”,而通过小棒操作是学生理解退位减法最有效的辅助手段,教师没有把握这一认知特点,导致了课堂的低效。
      符合学生经历和经验积累。这是我们选择“为数学的生活”的起点。恰当的起点,能引发学生的联想,激活尘封的经历与经验积累,并自觉地迁移运用于当前的情景,为问题解决提供更多物质支撑。反之,则效果不佳。一位年轻教师在执教“24小时计时法”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有哪位同学去过外国旅游?去外国要坐飞机,你们谁坐过飞机吗?接下来老师告诉学 生飞机票的时间,让学生换成12小时计时法。而当学生举例时,学生们说的是电子钟表、公交车票等。教师的“飞机票”设计浪费了学生整整8分钟。
      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在选择与应用“为数学的生活”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学和生活两个角度来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特级教师黄爱华在合肥上的一节课《24小时计时法》中,有这样一个片断:让学生举出很多应用24小时计时法的例子后,比较两种计时法:“你喜欢哪种计时法?为什么?”学生都毫无疑问地选择了24小时计时法。“难道12时计时法就一点好处也没有吗?”“老师通知你们今天在这课上是怎么说的?”引导学生认识到“日常生活会话中用得最多的还是12时计时法”,“两种计时法各有好处,只要学会转换就行”。这里,黄老师敏锐地察觉到新知的“瞬时印象”让学生走入了误区,从而及时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与经验,全面客观地认识两种计时法,为今后的学习与应用扫除障碍。
      符合数学教育规律。“为数学的生活”是数学教学工具,理应合数学教育规律,越俎代庖,本末倒置之举无疑有害。一年级“白羊图”的教学,教材编排意图是让学生认识到当物体数量较大时,“按个计数”的局限性,从而产生“几个几个数”的需求,初步体验“按群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位年轻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认为实际生活中不可能有如教材中把活动的羊“十个十个圈起来”数的做法,于是进行了“创新”,出示情境后让学生思考,讨论数羊的办法,学生办法挺多,但从数学思维分析,仍是“按个计数”的方法。看起来,学生思维活跃,能联系自身经验创造性解决问题,教师把“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这一理念落实得很好。实际上,教学已偏离了方向。教师撇开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中心目标。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既不能彼此割裂,也不能偏颇偏废。在落实“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课程理念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不是任何时候学生都可以从“生活化数学”中受益的。数学教学应该从更深入的角度去认识这一问题,追求数学与生活在更高层次的有效整合,让二者和谐统一,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习数学,学好数学,才能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真正的精彩。
      (作者单位:安徽省绩溪县实验小学)

    • 范文大全
    • 教案下载
    • 优秀作文
    • 励志
    • 课件
    • 散文
    • 文档下载